民事诉讼复议制度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i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事诉讼复议制度是一项程序性权利救济途径,旨在纠正人民法院及其司法人员的程序违法行为、救济当事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的程序性权利。但是,受中国“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法律观念影响,程序一直被视为是用以确保实体法实施的工具,并无独立的法律价值。古语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程序尚且是实体的附庸,又何谈程序性权利救济呢?因此,民事诉讼复议制度在我国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具体表现为粗陋的法律规范、停滞的理论研究以及混乱的司法实践。不过,随着人权保障观念的深入人心以及程序独立价值的备受关注,程序性权利救济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已经愈发地展现出其至关重要的一面。而作为程序性权利救济途径典型代表的民事诉讼复议制度,其改革与完善也就显得相当必要且十分迫切了。民事诉讼复议制度是一项繁杂的法律制度。囿于硕士学位论文的篇幅限制,笔者只得有所取舍,而非无所不包。在研究手段方面,笔者特采用了历史、比较、价值等分析方法,以确保文章的内容有张力、论述有层次、说理有深度。本文共计5万余字。除引言和结语外,正文共分五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一、民事诉讼复议制度概述。这一部分主要探讨了我国民事诉讼复议的内涵、适用以及分类三个问题。文章首先从复议的词源出发,逐层递进地揭示了复议-司法复议-民事诉讼复议的体系框架,并进而概括地提出民事诉讼复议的概念。紧接着,文章又详细论述了民事诉讼复议的特征,并与行政复议等相近制度作了概念辨析。而后,文章以现行的法律规范为依托,尽数列举了民事诉讼复议的适用情形,并从五个方面对民事诉讼复议作出了学理分类。二、民事诉讼复议制度的起源与价值。这一部分是本篇文章的亮点之一,其中关于民事诉讼复议起源的内容更乃笔者原创。笔者之所以选取这两个论题,是因为起源和价值都与我国民事诉讼复议制度的存在现状以及改革方向息息相关。具体来说,对于民事诉讼复议的起源,文章采用排除法的方式加以推定。经过仔细分析以及详尽论证,文章将法律继承、法律移植等一概排除,而将目标锁定在我国的行政复议制度。对于民事诉讼复议的价值,文章主要从实现权利救济、保障程序公正和提高诉讼效率三个方面加以阐述,并着重强调了立法者对于诉讼效率的格外关注。三、民事诉讼复议制度之域外相邻制度考察。由于民事诉讼复议制度乃中国民事诉讼法之独创,故而无法直接从域外法制中查找该制度。但是在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的民事诉讼法中,存在着类似于民事诉讼复议的上诉或抗告制度。在这一部分中,文章选取德国、法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这四个大陆法系的典型代表,通过其各自的民事诉讼法,来详细阐述其上诉或抗告制度的适用情形和适用程序。通过比较民事诉讼复议与上诉或抗告之间的差异,笔者建议在民事诉讼复议制度改革中,应当借鉴域外法制关于上诉或抗告制度的合理之处,譬如规定系统、程序明确、权利丰富等等。四、民事诉讼复议制度的现状与缺陷。这一部分从立法和司法两个层面以及权利救济、程序公正、诉讼效率三个角度上,对我国民事诉讼复议制度的现状和缺陷进行剖析。首先,立法粗陋、分散导致法律空白与法律冲突并存。其次,程序公正受到严重冲击,尤其体现在程序公开和程序参与两个方面上。第三,作为民事诉讼复议制度最大优势的诉讼效率在司法实践中大打折扣。最后,复议过程流于形式,难以救济程序性权利。文章通过发现并分析这些问题,从而强调我国的民事诉讼复议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五、民事诉讼复议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这一部分以民诉法学者关于复议存废之争这一话题而开始。文章提到了废除复议论和保留复议论在这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并列举了支持各自观点的理由。而后,笔者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即民事诉讼复议制度应当予以保留,但仍需改革完善,并从时代背景、立法惯性和复议本身三个方面加以论证。再接着,文章明确了保障程序公正的改革方向以及程序公开和程序参与的改革指导原则,并在方向的指引和原则的指挥下提出了拓宽复议情形的范围、明确复议程序的内容、赋予丰富的复议权利以及完善对于复议裁决的再救济途径等具体改革措施。
其他文献
怎样带领学生运用更正确、适合的方法进行阅读学习,进一步拓展其学习视野,促进其语文综合素养的逐步提升,一直都是小学语文教师关注、探究的重点问题。而通过制定科学完善的
期刊
当今世界,船舶海外移籍现象日趋严重。很多发达国家尤其是西欧国家,在本国传统的登记制度以外,纷纷建立了条件较宽松的新的登记制度,即所谓的第二船籍登记制度,以控制本国船舶海外
证据是法官裁判的基础,运用证据的过程也就是回溯、发现事实真相的过程。几乎所有的证据规则都是在尽可能地排除带有偏见的证据对发现真实的影响。为此,法治国家的法律普遍规
作为时代产物的新军事变革,无论对军事领域本身,还是对世界战略格局和国际安全环境都已经并将继续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将给中国军队的现代化进程带来严峻的挑战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