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探测对流层臭氧垂直分布

来源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kfx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研究工作在国内率先进行了激光雷达探测对流层臭氧的原理性实验,并成功地获得了我国第一批激光雷达测量的对流层臭氧浓度垂直分布资料.通过对289-308nm、294-308nm和299-308nm差分吸收方法探测对流层臭氧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289-308nm探测对流层3ˉ12公里臭氧的精度较高.为了获得289nm波长的激光输出,我们对Nd:YAG四倍频泵浦D<,2>的受激喇曼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实验,获得了一级Stokes波长289nm的激光,输出能量大于8mJ,它基本上满足了激光雷达探测对流层3ˉ12公里臭氧的需要.同时,在该受激喇曼实验中,还研究了1ˉ3级Stokes和1级Anti-Stokes输出能量与D<,2>气压及泵浦能量的关系,找到了一级Stokes波长289nm输出的最佳状态.
其他文献
随着量子力学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越来越广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应用在密码学上,产生了量子保密通信这一重要的应用领域,而量子密钥分发则是量子保密通信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实现
飞秒激光以脉冲形式运转,单脉冲的持续时间只有几十个飞秒,单脉冲能量从几个纳焦耳放大到几百毫焦甚至焦耳级,具有极高的瞬时功率。由于激光强度在空间上呈高斯分布,加工过程中的
对光束传输问题的研究自从激光器发明以来一直是一个富吸引力的课题,在现人高功率激光系统中,已成为一个重要的世界性的研究热点,它在惯性约束聚变(ICF)物理及X光激光实验研
金属多层膜的研究工作因巨磁电阻效应的发现而备受重视.这类单层厚度仅仅为几个纳米的超薄膜对制备工艺也提出了挑战.该文采用磁控溅控溅射法制备了NiFe/Cu多层膜、NiFe-Cu自
该文分五部分,其主要内容和结果总结如下:1.全面的回顾了光折变发展过程,特别是1991年首次报道聚合物光折变材料以后的发展.根据材料的类型,进行了较系统的分类.同时,还给出
该论文围绕液体高分辨核磁共振(NMR)技术在生物体系中的应用主要开展了三方面的研究:一.运用核磁共振技术结合分子模型计算研究了抗癌药物紫杉醇(Taxol)分子的三维结构;二.探
该文主要内容包括在二、三、四这三章内:第二章概述了激光冷却和捕陷中性原子领域各个发展阶段成果,其中包括:原子束的减速,多普勒冷却,磁光陷阱,西西弗斯冷却,偏振梯度冷却,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等机制导致其在骨髓和血液系统中不断大量增殖,严重危害了人类健康。自体骨髓移植/造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