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表达dsRNA和寄主表达hairpin dsRNA介导的玉米黏虫chitinase基因的RNA干扰研究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gyi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黏虫(Mythimna separata)属于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严重暴发时会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指生物体内源或者外源的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介导产生特异性的转录后基因沉默的现象。RNAi除了在模式昆虫如果绳(D.melannogaster)中得到广泛应用以外,在非模式昆虫中也得到了成功的应用。进一步研究发现,RNA干扰技术与第二代测序技术相结合,可以快速找到非模式昆虫的致死效应的靶基因序列,加快了利用RNAi技术控制害虫的步伐。本研究以玉米黏虫几丁质酶编码基因(chitinase)为候选基因,分别设计合成了chitinase 和chitinase2基因RNA干扰序列,为了达到RNA干扰效应,我们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第一,采用了细菌表达dsRNA的RNA干扰系统(即大肠杆菌HT115和L4440载体)对靶基因进行了 RNA干扰。根据L4440载体的两端各有一个T7启动子的特点,设计并构建了针对玉米黏虫几丁质酶(chitinase)基因的RNA干扰载体,将构建成功的重组载体导入大肠杆菌HT115感受态细胞中。在IPTG诱导下,成功获得了靶标基因(chitinael和chitinae2)所对应的dsRNA。诱导产生的dsRNA经纯化后,混合人工饲料饲喂玉米黏虫幼虫。持续饲喂七天后,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定玉米黏虫编码几丁质酶(chitinase)基因的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chitinase1和chitinase2基因的表达量相比于对照组均有明显降低的现象,显示目的基因的表达受到了特异性的抑制。同时发现,对chitinase1、chitinase2基因的特异的干扰也引起了玉米黏虫的体重减少和死亡率增加的现象。第二,将上述chitinase1和chitinase2基因片段以hairpin dsRNA的形式在植物中表达,深入研究利用RNA干扰技术培养抗玉米黏虫的转基因农作物。利用Gateway克隆技术构建了含有目的基因的hairpin dsRNA植物双元表达载体。将构建成功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导入水稻中,获得稳定表达靶基因的转基因水稻。结果表明,入门载体和植物双元表达载体均构建成功并且获得了稳定表达靶基因的转基因水稻。经卡纳霉素抗生素筛选和PCR鉴定,分别得到了转chi1基因的22株和chi2基因的13株植物。
其他文献
叶片面积是决定叶片能量摄取和碳固定的重要因子。然而对于植物叶片的生理功能限制叶片的生长却很少被人了解,本研究主要是通过对具有巨型叶片的热带植物如海芋的叶片解剖结构
  为了加强我国国家公园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力量,我们主动研究了美国的ranger 体系。美国的ranger 相交于我们国家类似职业,他们有更广泛的职能,更强大的权力,同时在体系当中
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固氮体系是自然界固氮效率最高、固氮量最多的生物固氮体系,生物固氮是大豆有别于其它农作物最重要的长处,种植大豆可少施化肥、培肥地力、改良土壤。黄河三角洲地区植被稀少,生态脆弱,拥有大量的盐碱化土地,多数土地土壤含盐量在1%以上,土壤呈弱碱性。而在这里散片式生长着一定数量的野生大豆(Glycine soja)。野大豆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栽培大豆的近缘种,具有耐盐碱、抗寒、抗病害、营
废弃稀土抛光粉中含有镧、铈等有价金属元素,若能回收循环利用将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和经济价值。论文以废弃稀土抛光粉为原料,构思并设计了浓硫酸浸出、稀土硫酸钠复盐回收稀土金属元素、稀土元素的分离与回收等工序构成的工艺流程。通过单因素条件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并确定了流程中各工序较适宜的工艺条件,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浓硫酸浸出工序较适宜的反应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100min、反应温度270℃、酸粉比为2
目前,国内外石化行业通常应用透平压缩机来输送大多数危险性工艺气体,这就要求压缩机的轴端密封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安全可靠性、长的使用寿命及较好运行经济性。密封的形式有很
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氢能汽车排气污染小,噪声低,在新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征。经济、高效和安全的车载氢源系统是目前阻碍氢能汽车产业化的主要瓶颈
大连石化公司1000万吨/年常减压蒸馏联合装置于2006年3月正式投产运行,它主要由1000万吨/年常减压蒸馏单元、420万吨/年轻烃回收单元和380万吨/年石脑油加氢单元三部分组成,是
  目前配筋砌体结构存在的配筋层砂浆灰缝较厚,不利于墙体节能保温,分析了无筋、水平配钢筋和水平配纤维布的A 类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伪静力试验,结果表
会议
  阐明新型阻尼填充墙的构造和原理;对阻尼填充墙的基本构成单元、单层单跨的框架阻尼填充墙、框架阻尼填充墙整体结构的减震性能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阻尼填充墙通过框
会议
  就2011砌体结构规范第5.5.1条和第8.2.8条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修订建议.其中就第5.5.1条关于砌体受剪构件计算公式如何反映不同块材砌体类别带来的抗剪性能与承载力的变化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