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蛾颗粒体病毒早期基因启动子在非受纳细胞系Sf9中的表达活性分析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acky_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杆状病毒在自然环境中只感染节肢动物,它具有双链、环状超螺旋结构的基因组。包含在β-杆状病毒属中的小菜蛾颗粒体病毒(Plutella xylostella granulovirus,PlxyGV),它的宿主小菜蛾是十字花科害虫之一,小菜蛾颗粒体病毒是一种应用远景可观的生物杀虫剂。可是在β-杆状病毒感染相应细胞系后却始终无法获得高浓度的BV(budded virus),说明这些细胞系并不是p-杆状病毒最合适的受纳细胞系,这些离体培养系统还不成熟。通过本实验室已有的研究发现,在Sf9细胞中PlxyGV的晚期基因表达受阻,晚期基因表达受阻可能是其感染相应细胞系后无法实现离体培养的原因之一。而只有在早期基因表达和病毒DNA复制之后,晚期基因才能表达。本研究在已构建的小菜蛾颗粒体病毒bacmid和荧光报告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小菜蛾颗粒体病毒的早期基因启动子在非受纳细胞系Sf9中的表达活性进行研究。通过对其早期基因表达情况的研究,分析其制约晚期基因表达的原因,并尝试分析制约病毒离体复制的原因。(1)通过基因克隆,构建了由PlxyGV的早期或极早期启动子(pxP 17,pxPorf93,pxPorf78,pxPorf61,pxPie 1)以及与之同源的AcMNPV(Autographa californica multiple nucleopolyhedrovirus)的早期或极早期启动子(acP29,acPorf65,acPorf90,acPorf25,acPie 1)分别控制报告基因 luciferase 的 10个报告质粒。(2)利用Bac-to-Bac系统将由PlxyGV以及AcMNPV的早期或极早期启动子控制luc基因的报告质粒分别转座到Plxy GV bacmid和vAcgp64KO上构成相应的重组报告Bacmid(vPxpxP17-luc vPxpxPor178-luc vPxpxPorf6f7luc vPxpxPorf93-luc vPxpxPiel-lucvAcaor29-luc vAcacPorf90-luc yAcacPorf25-luc yAcacPorf65-luc vAcacPiel-luc vAc pxP17-luc vAcpxPorf78-luc vAcpxPorf6l-luc vAcpxPorf93-luc vAcpxPiel-lucyPXacP29-luc yPXacPorf90-luc yPXacPorf25-luc yPXacPorf65-luc yPXacPiel-luc)。(3)通过转染Sf9细胞和荧光素酶活性的实时表达分析,发现在PlxyGV的非受纳细胞系Sf9中,所有插入到敲除了 gp64的AcMNPV基因组中的PlxyGV以及AcMNPV的早期和极早期启动子都能够被激活并驱使报告基因luc表达,luc水平随时间点的累积变化图式相似,但用vAcpx-1uc转染的细胞在各个时间点测得的luc水平相比于vAcac-luc均相对较低。然而,除极早期启动子iel控制luc的报告质粒转座到PlxyGV bacmid中,luc水平随时间点有明显变化以外,其余四个Px早期基因启动子及与之同源的Ac早期启动子控制luc的报告质粒转座到PlxyGV bacmid中,luc水平随时间点无明显变化,均与mock值相当。结果表明:PlxyGV早期基因的启动子控制的报告基因luciferase构成的报告质粒,插入到PlxyGV基因组中构成的重组报告Bacmid,不能在被转染的Sf9细胞中有效表达,而插入到敲除了gp64的AcMNPV bacmid中构成的重组报告Bacmid却能高效表达。AcMNPV bacmid中存在某种拯救PlxyGV的早期基因表达的机制。而PlxyGV iel基因的启动子插入到PlxyGV基因组能在被转染的Sf9细胞中有效表达,可能是因为要使极早期基因被激活并使之表达仅依赖宿主细胞的因子,这表明Sf9的细胞因子中存在iel基因转录所需要的某种因子。(4)将实验室之前成功构建的五个由PlxyGV的晚期和极晚期基因启动子控制luc基因的报告质粒分别转座到PlxyGV bacmid和vAcgp64KO上构成的相应重组报告Bacmid(vAcpxPe25-luc,vPxpxPe25-luc,vAcpxPvp39-luc vPxpxPvp39-luc vAcpxPgp41-luc,vPxpxPgp41-luc,vAcpxPoPorf21-luc,vPxPxorP21-luc vAcpxPorf5O-luc,vPxpxPorf50-luc)通过转染Sf9细胞和荧光素酶活性的实时表达分析,发现在PlxyGV的非受纳细胞系Sf9中,五个Px晚期基因启动子控制luc的报告质粒转座到vAcgp64KO中,再转染Sf9细胞后,luc水平随时间点均有明显变化,在转染后48h,达到最高值,之后开始下降,最高值约为107;然而,五个Px晚期和极晚期基因启动子控制luc的报告质粒转座到PlxyGV bacmid中,luc水平随时间点均无明显变化,均与mock值相当。结果表明:PlxyGV的晚期或极晚期基因的启动子控制的报告基因luciferase构成的报告质粒,插入到PlxyGV基因组中构成的重组报告Bacmid,不能在被转染的Sf9细胞中有效表达,而插入到敲除了gp64的AcMNPV bacmid中构成的重组报告Bacmid却能高效表达。AcMNPV bacmid中存在某种拯救PlxyGV的晚期或极晚期基因表达的机制。(5)实验室之前通过λ-red同源重组系统从野生型AcMNPV基因组中分别敲除了iel,lef8,gp64基因构成了三种基因缺失的重组bacmid vAcielKO,vAclef8KO,vAcgp641O。选取vPxpxPorf78-lue(lef4)作为代表分别与vAcie1KO,vAclef8KO,vAcgp64KO 共转染Sf9细胞,分别在转染后24h及36h测定荧光素酶活性值。用vPxpxPorf78-luc单独转染作为对照,通过荧光素酶活性的瞬时表达分析,研究AcMNPV的不同重组体对PlxyGV早期基因表达的拯救作用。结果表明:在报告Bacmid vPxpxorf78-luc与vAcielKO共转染的细胞中荧光素酶活性与vPxpxPort78-luc单独转染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相当,而vPxpxPorf78-luc与vAclef8KO以及与vAcgp64KO共转染的细胞中均可检测到高水平的荧光素酶活性。在PlxyGV的非受纳细胞系Sf9中,PlxyGV的早期基因在vAcgp64KO和vAclef8KO存在的情况下都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拯救,而vAcielKO对于PlxyGV的早期基因表达并无明显的拯救作用,即AcMNfPV的lef8,gp64基因对于PlxyGV早期基因表达的拯救并不发挥决定性作用,而iel对于PlxyGV早期基因表达的拯救起决定性作用。(6)用几乎包含了AcMNPV全部基因的五个cosmid(cos#l,cos#10,cos#51,cos#58,cos#59),分别与vPxpxPorf78-luc(lef4)共转染Sf9细胞,用vPxpxPorf78-luc单独转染作为对照,转染后36h测定荧光素酶活性(luc)值。结果表明:仅cos#58对PlxyGV早期基因的表达有明显的拯救作用。而AcMNPV的ie1基因包含在cosmid#58之中,因此AcMNPV的ie1基因可能在对cosmid#58对PlxyGV早期基因表达的拯救作用中起了关键性作用。
其他文献
滨南油田低渗区块目前普遍存在水井欠注问题,其中滨649块是滨南油田典型低渗储层之一,清楚地认识其低渗特性与注水开发生产特征对整个滨南油田的开发是十分重要的。通过X射线
微粒子喷丸是一种区别于传统喷丸的表面强化工艺,通过采用直径更小的微粒子以更快速度冲击靶材,在引入残余压应力的同时降低了受喷零部件的表面粗糙度,提高了金属零部件的硬度、耐疲劳强度和耐磨性能。残余压应力场和表面粗糙度是微粒子和靶材相互作用的力学反映,受材料力学性能参数和喷丸工艺参数的综合影响,通常用于测量喷丸强度的弧高度试片法并不能反映靶材对喷射的反应,而弹痕直径的影响因素刚好和残余应力场、表面粗糙度
近些年来,我国城市群规模不断扩大,城际铁路快速发展。U型梁作为一种较新颖的桥梁结构形式,其建筑高度低、方便施工、造价低廉,在城际铁路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U型梁质量轻、结构刚度小,其引起的结构噪声问题更为显著。基于此,本文以跨度30m的预应力混凝土U型梁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列车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噪声特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回顾了我国城际铁路的发展现状,分析城际铁路噪声源,引出了
研究贮藏室内两种不同堆放的马铃薯堆码的贮藏效果,为优化马铃薯的贮藏条件提供理论依据。对贮藏马铃薯三个阶段的袋装堆放和箱装堆放堆码区内的温度和CO_2浓度分布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贮藏室内两种不同堆放的马铃薯堆码区内的温度受贮藏室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小,通过试验数据得到贮藏阶段的温度分布规律。马铃薯贮藏初期阶段的温度均高于的贮藏适宜值;在贮藏中期阶段马铃薯堆码区内的温度达到贮藏适宜值;后期阶段堆码区
集低密度、低摩擦系数、高硬度、高模量、高熔点、良好的耐酸碱性以及优异的中子吸收性能于一体的碳化硼(B4C)陶瓷是一种重要的工程材料,被作为轻质装甲材料、耐磨喷嘴、砂轮和
超材料是一种人工设计的复合材料,通过物理结构上的有序设计突破某些自然规律的限制,呈现出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长物理性质,例如,负折射、隐形、完美吸收和单向无反射等。其中,单向无反射是当入射波从结构的两侧打入时,一端的反射率较高,另一端的反射率接近于零的现象,这在集成纳米光学器件中有潜在的应用,如光学滤波器,传感器和光学二极管等。本文基于数值模拟和解析计算方法在超材料中研究了双带单向无反射和单向吸收现
轻骨料混凝土具有轻质高强、保温隔热、抗震及耐火抗冻等优良性能而在高层建筑、大跨度结构等重点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随着建筑物火灾频发,对建筑材料的延性、
涵洞是公路交通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造价和数量占比均较高。由于长期以来对公路涵洞的计算、设计不够重视,大多直接套用小跨径桥梁的设计标准,这导致涵洞在实际施工、使用、养护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涵洞洞身出现纵、横向裂缝;涵洞基础开裂,不均匀沉降现象;端墙、翼墙出现裂缝或者倾斜等。尤其近年来,关于涵洞病害与事故频发,引起了工程界的广泛关注,这些问题小则造成一定的损失,大则造成工程进度推延,影响到整
低共熔溶剂法是制备纳米材料的简便方法,其中尿素-氯化胆碱低共熔溶剂具有制备简便、价格低廉、环境友好的特点,由于采用实验条件的不同,尿素-氯化胆碱低共熔溶剂法可分为反溶剂沉淀法、水热合成法、溶剂热法和离子热法。为此,论文采用尿素-氯化胆碱作为低共熔溶剂,开展了不同方法下ZnO和SnO_2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所得纳米材料晶粒尺寸和形貌的研究,并测定了对氨水、丙酮、二甲苯、甲醇、甲醛、乙醇、乙二醇和异丙醇8
二维碳基复合材料在储能器件方面的应用是现代科学研究的热点。但目前的二维碳基复合材料的合成,可控性差,功能性差。本文主要针对两种二维材料,石墨烯和Co(OH)2纳米片,通过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