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组分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活性位及反应机理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lq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OCM)是天然气综合利用实现替代石油碳源的一条重要途径,其工业化可实现天然气直接合成乙烯路线,将直接改变化学工业主要依靠石油的格局,具有战略意义和重大的工业应用价值。但就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而言,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存在活性不高、活性物质分散性较差、反应机理不够明确等问题,同时该反应所需温度较高,使得该反应体系工业化较为困难。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基于本课题组开发的Na-W-Mn-S-P-Zr/SiO2六组分催化剂,进行了甲烷氧化偶联催化作用机制研究。本文首先对制备方法和加料顺序进行了筛选。由浸渍法、溶胶-凝胶法和混浆法三种不同方法制备得到的催化剂活性比较结果表明,混浆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晶相较多,活性组分及活性氧物种在催化剂表面分散性更好,C2烃收率最高。可见,对该催化剂体系,混浆法是较为适宜的制备方法。在此基础上,还比较了混浆法不同加料顺序制备的催化剂的活性,发现在制备过程中,Na、Mn和Zr三个组分最好同时加入。其次,研究了催化剂中组分S、P的作用。S、P组分的加入有助于活性晶相的形成以及表面活性物种的富集,优选出最合适的S掺杂量为2 wt%,P掺杂量为0.4 wt%。制备出的混浆法六组分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活性,其最佳反应条件为:CH4与02进料比3:1,反应温度750℃,气体空速6000 ml/g·h。乙烷脱氢作为甲烷氧化偶联反应中的后续步骤,对其进行反应条件的优化和机理的研究有助于更好的探索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提高乙烯收率。因此本文研究了不同制备方法和过程以及组分S、P对该反应的影响,发现具有较好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活性的催化剂一般都具有相当的乙烷氧化脱氢反应性能和CO2氧化乙烷脱氢反应性能。可见这两个反应所需的活性晶相、活性组分以及活性物种较为相近。最后,本文利用原位漫反射红外技术对该催化剂体系下的甲烷氧化偶联和乙烷脱氢反应做了机理方面的探索,推测出六组分催化剂中Zr、W的活性位可能结构并初步推测了该催化剂体系下的甲烷氧化偶联和乙烷氧化脱氢反应机理。
其他文献
<正>研究目的: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体育产业发展最为成熟也最为成功的国家,它在大型体育场馆运营与管理方面并非遵循一个统一的固定模式,但是美国各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成功
会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近年来,国家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电磁感应蒸汽发生器因具有传热效率高、对环境无污染、控制方式简单,相比于传
本文在感应加热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在铜钢异种金属焊接过程中采用的高频感应熔敷焊工艺特点,以电磁学,传热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有限元法为理论基础,根据工件的尺寸以及焊接过
爆炸切割作为一种新型的特种切割技术,具有效率高、速度快和操作简单等优势,它能够应用在常规切割技术无法使用的特殊环境中。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对爆炸切割装置的结构设计与
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通常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在内腔和外表面涂覆一层单一铝化物涂层,以降低叶片的高温腐蚀。但这种铝化物涂层抗热腐蚀性能较差,长期在高温中服役时,涂层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里程碑。它不仅为新文学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而且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写作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散文一集》的
<正>在媒体融合中,能够为王的内容是充分利用和发挥所依托的渠道优势和特点,满足用户需要,提供良好用户体验的内容。澎湃出世,内容为王呼声又涨澎湃出世,在媒体行业引起了轩
本课题主要研究曲柄摇杆机构的性能参数与机构尺寸间的关系,绘制机械性能的相关图谱,分析机械性能参数与机构尺寸间的关系,总结机构尺寸与性能参数间的一些设计规律。平面铰
目的:探讨杜仲雄花茶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甘草酸二铵组、模型组、杜仲雄花高剂量组和杜仲雄花低剂量组,按
当前应用最广泛的因特网采用的是TCP/IP协议,其应用前提是采用端对端方式收发报文。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通信设备进一步得到普及,从而使传统意义上的网络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