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对称混合连接作为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一种新型节点连接形式,具有施工方便、施工工期短等优点。近几年,该新型节点形式在实际工程项目已有一定应用,例如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的同心花苑幼儿园项目。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节点对结构抗震性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不对称混合连接节点,耗能钢筋无粘结段是其重要耗能部位,而无粘结段的初始长度正是其中的关键。对于耗能钢筋无粘结段的初始长度,目前国内外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尚无针对性的设计公式和构造要求。在学术研究方面,目前采用的有限元分析程序,在局部应力应变分析、损伤分析、接触分析等多个方面存在不足,而且所得出的研究成果也较为空泛,无法直接作为可应用的设计依据。因此,迫切需要提出更好的节点建模方法,建立更精细的不对称混合连接节点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更深入的抗震性能研究。为精细化研究不对称混合连接节点,并解决同心花苑幼儿园结构的耗能钢筋无粘结段的初始长度设计问题,本文基于CDP本构模型(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提出三维节点有限元模型建立方法。同时,通过不对称混合连节点低周往复试验,从节点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和钢筋应变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验证所提出的三维节点建模方法的正确性与可靠性。依据同心花苑幼儿园南楼的设计资料和经验证的建模方法,建立3组不同的三维不对称混合连接节点有限元模型,分别从滞回曲线、骨架曲线、能量耗散能力和刚度退化等四个角度,分析不对称混合连接节点的耗能性能和耗能钢筋无粘结段对节点耗能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的初始无粘结长度可使节点具备充分的耗能性能和转动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