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溶性硫磺制备过程的机理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bear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溶性硫磺是指不溶于二硫化碳的聚合硫磺,为最佳橡胶硫化剂。本文主要研究不溶性硫磺的制备方法,影响不溶性硫磺性能的因素,对现有的制备方法进行改进,并对制备不溶性硫磺产品的性能进行考察,探讨气化法制备不溶性硫磺的形成机理。 本文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气化法制备不溶性硫磺的最佳条件:反应温度620℃,反应时间20~30min,碘加入量0.25~0.30%,急冷温度20℃,硫磺/急冷水用量1:9,60℃固化时间6~8h,萃取剂(IS粗产品/CS2)用量1:6,萃取温度30℃,萃取时间30min。碘作为稳定剂加入反应物中得到产品的高温稳定性较好,萃取时加入合适的稳定剂可以提高产品的高温稳定性。 研究两种充油方法对不溶性硫磺性能的影响,得到先用二硫化碳萃取,后用环烷基馏分油充油的充油型产品,其高温稳定性比直接用环烷基油充油提高10%以上。充油型不溶性硫磺的高温稳定性随油含量的增加而降低,随不溶硫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制得的不溶性硫磺的平均分子量为60000左右,不溶硫平均分子量的大小与不溶硫含量有关,XRD分析得到不溶性硫磺的特征峰19.72、29.85(2θ)。可溶硫的平均分子量表明稳定剂的加入使聚合硫链不容易断裂,若可溶硫中不加入稳定剂,会很容易断裂为八元环的结构。 本文提出气化法制备不溶性硫磺的形成机理为断环聚合机理,而不是文献介绍的开环聚合机理。不溶性硫磺的聚合过程是S<,8>环首先断裂成小分子,然后其中一种容易聚合的小分子结构聚合形成不溶性硫磺。断环聚合机理能更好地解释反应条件对不溶硫含量的影响关系,更符合其真实聚合过程。
其他文献
夏加尔——优秀的当代艺术大师,幼时在故乡的生活以及青年时与妻子蓓拉相遇的经历都对夏加尔的艺术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夏加尔成长背景的研究以及代表作品的解
  探索新型含纳米纤维小血管支架PLGA/nHA/Col/HS的复合骨组织工程支架PCL/nHA/β–TCP联合成骨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修复兔下颌骨较大尺寸骨缺损的可行性,希望能够为大块骨缺
大兴安岭地区位于中国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和黑龙江省自治区东北部和北部,是我国沼泽类型分布最为全面和集中的地区之一。鼓藻类是绿藻中的一个重要类群,极大多数种类是产于淡水水
  目的 研制一种用于临床的印模桩,评估其使用效果.方法根据根管形态设计出印模桩,用印模桩法和传统法对70颗患牙制取桩核印模,观察两种方法制取印模的完整性.结果 实验组和对
会议
  目的:本文探讨早期口腔修复治疗在少汗型外胚层发育不全(HED)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其重要性,为疾病的口腔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1 例具有HED 典型临床表现的先天性全口无牙
会议
化学发光是指某些物质(包括产物)在化学反应中吸收反应过程中所释放的化学能,受激后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所产生的光辐射.由于化学发光检测系统光路简单,无需外加光源,不存在荧
由于具有优秀的手性识别性能,多糖类衍生物是目前高效液相色谱用手性固定相最受欢迎的制备材料。其中,尤以纤维素和直链淀粉苯基氨基甲酸酯类衍生物的手性识别性能最为突出。传统直链淀粉类衍生物通常在糖单元2-﹑3-位和6-位上引入结构相同的取代基,而对于在糖单元三个位置上分别引入不同结构取代基的研究相对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直链淀粉类衍生物的发展及其手性识别机理的诠释。针对该研究现状,本课题开展了对糖单
  目的 观察纳米N-TiO2对修复诊室光导棒的消毒效果.方法 选取某医院口腔修复诊室7个光导棒,采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对喷涂纳米N-TiO2前后光导棒表面的细菌粘附状况进行检
会议
  在临床上选择62例单个牙齿缺失,实验组在一个基牙上使用全冠,并与桥体相连;在没有牙体缺损的基牙上使用金属背板。利用栓体栓道将两部分连接在一起。对照组采用常规固定义齿
破乳剂在石油开采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为了适应新的原油乳化情况,研究了新型破乳剂BH-29在QHD32-6油田开采中的应用。 对室内优选出的药剂,进行了现场运行实验,经大量的室内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