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各地方的法治评估实践对指标体系的设计展开了纠错式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遇到诸多困境。本文在粗略概述地方法治评估指标的基础理论之后,选取较典型的法治评估活动展开论述,如北京市、余杭区、昆明市,使之对中国各地方的法治评估实践有个初步了解。在中国各地区开展法治评估活动困难重重,因为各地方的法治发展不平衡,法治建设状况不一样,如何在国家的统一指导下,因地制宜的设计法治评估指标极大的考验设计者的智慧。法治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本身就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从选择形式法治到实质法治的争论,到解决指标体系的制度指向混乱问题,再到设计主体中立性的缺乏,最后到指标设计的客体异化,诸多困境亟待我们去解决。国际层面上的法治评估实践以及香港指数,因其形成一套系统的测量方法成为法治评估实践的标杆,全球治理指数和世界法治指数成为各国和各地区进行法治评估活动的模本,香港法治指数也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它们在这五大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最后,本文在总结全球治理指数、世界法治指数和香港法治指数法治评估经验的基础上,明晰上述的五大方面,提出加强顶层设计以及突出地方特色、兼顾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以法治社会作为制度导向、选取恰当的法治评估模式、严格区分法治评估与政府部门工作考核的解决困境方向,同时还提出解决问题的三大原则作为指导,希望通过论述设计法治评估指标体系的现实困境能够引起广泛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