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G在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术后指导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ghtd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初步探讨单中心基于血栓弹力图(TEG)参数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方案是否能降低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IA)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接受支架辅助栓塞IA治疗的2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行TEG检测将患者分为标准组与调整组。标准组术后采用标准双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100 mg与氯吡格雷75mg)。调整组的患者采用基于TEG参数调整的抗血小板方案。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至出院时抗血小板治疗期间出血或缺血事件发生的频率、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以及调整组中患者TEG参数的分布。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入院时Hunt-Hess分级、吸烟、饮酒史、糖尿病史、原发性高血压病史、手术时间、是否为破裂动脉瘤、IA的位置、大小、是否为多发动脉瘤以及置入支架类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调整组术后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标准组(0.5%vs.6.9%,P=0.01)。调整组与标准组的缺血事件发生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23.6%vs.20.7%,P=0.72)。调整组与标准组患者在出院时的GOS均为5分。调整组中,发生缺血事件的患者与未发生患者之间的花生四烯酸(AA)和二磷酸腺苷(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与二磷酸腺苷通道血凝块最大强度(MA-ADP)值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TEG参数可能有助于鉴别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术后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进而个体化地指导抗血小板治疗。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血栓弹力图参数(TEG)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对支架辅助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收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接受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 SAH)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调整组,手术后根据TEG参数调整抗血小板治疗;对照组患者则接受标准双抗血小板治疗,未进行TEG检测。比较住院期间两组的严重/轻微出血事件,严重/轻微缺血事件和良好预后(m RS<3)的发生率。对调整组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比较调整组中采用不同抗血小板治疗方案患者的严重出血、缺血事件发生率,以及远期良好预后(m RS<3)发生率。结果:在收集的188例aSAH患者中,有145例符合纳入标准并被纳入分析(调整组为93例,对照组为52例)。调整组患者术后轻微出血事件发生率(1.1%)显著低于对照组(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但调整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出院时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p=0.35)。两组的缺血事件、良好预后发生率相似(22.6%,28.8%,p=0.42,95.7%,96.2%,p=1.00)。此外,在调整组中采用治疗方案C(阿司匹林50-100mg联合氯吡格雷25-50mg)治疗的患者中,轻微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更低(治疗方案C对治疗方案A,阿司匹林25-100mg或氯吡格雷37.5-75mg,P=0.02,治疗方案C对治疗方案B,阿司匹林100mg联合氯吡格雷75mg,P=0.03)。采用治疗方案A,B,C的三组患者,上述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良好预后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基于TEG参数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可能对预防a SAH患者支架辅助栓塞IA术后出血事件发生有积极作用,并且未显著增加严重缺血事件发生的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不同分期的肾盂癌及输尿管癌患者预后是否存在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8年我院诊断为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的19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肿瘤发生部位分为肾盂癌组及输尿管癌组。Cox比例危险模式分析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RFS)、肿瘤特异性生存率(CSS)和总体生存率(OS)与预后相关的病理特点。Kaplan-Meier生存回归曲线分析上述特点对预后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
目的探讨运用神经内镜技术通过经颅治疗脑室相关深部肿瘤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使用神经内镜及其辅助技术通过经颅方式治疗21例脑室相关的深部实质性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肿瘤的全切率、术后并发症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21例患者中,15例患者的肿瘤达到全切除,6例患者的肿瘤达到次全切除。术后3例患者发生颅内感染,1例患者新发脑积水并再次手
研究背景及目的:炎症是癌症发病机制和进展中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分析了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R)对胰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患者都采取了胰腺癌根治性手术。我们旨在探究NLR和PLR作为胰腺癌术后患者预后标志物的意义。方法:4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治疗前的血细胞计数计算NLR和PLR。观测ROC曲线确定NLR最佳临界值为2.5,PLR最佳临界值
目的:探讨可手术切除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肺转移与原发性灶基因变异特征。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1月至2019年7月结直肠癌术后肺转移患者410例的临床资料和33例接受肺转移灶切除术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样品。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基于二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的450 panel基因检测技术分析原发灶/肺转
目的本研究以重庆市彭水县为例,全面梳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新医改中采取的主要改革措施,并从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情况、医疗服务提供能力情况、医疗机构的资金运行状况等几个方面入手,全面分析改革成效,综合评价新医改实行十年来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影响,以期为全市乃至全国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探索建立一批可行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方法通过文献复习了解国内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历程和发展现状,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
目的探讨多种术中监测辅助下头颈部联合入路床突旁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多导皮层脑电图(multilobar electrocorticography,mEcoG)、
目的:分析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再次手术的原因以及对预后的影响因素,总结经验,规范手术范围及方式,减少可避免的再次手术。方法:回顾分析2013.01-2017.12期间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乳腺外科行再次手术的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再次手术原因及影响再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本次研究纳入的60例患者,患侧中央区及侧区淋巴结转
瘢痕疙瘩属于病理性瘢痕,其特点是过度的皮肤纤维化和异常愈合的伤口瘢痕。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也称为神经营养因子,机体首先分泌合成神经生长因子前体(proNGF),然后由蛋白酶分解为成熟的神经生长因子。NGF和proNGF在与高亲和力酪氨酸激酶受体(TrkA)低亲和力受体(p75NTR)进行结合的基础上来调控
目的:通过比较结肠储袋和端端吻合围手术期情况以及术后排气排便情况,从而探究结肠储袋在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后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我们通过整理储袋患者以及端端吻合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数据,以及随访两类患者在术后1月以及术后6月的排气排便情况,并进行统计学的相关分析,从而获得结论.结果:我们发现两类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天数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术后储袋组吻合口漏发生率低于端端吻合组为(14%V
目的探讨SIRS、CRP、PCT对于早期预测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发生吻合目的口瘘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19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76例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吻合口瘘分为非吻合口瘘组(n=57)和吻合口瘘组(n=19)和,收集76例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全身炎症反应相关指标,包括白细胞、CRP、PCT、体温、心率、呼吸次数(均取当日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