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于仁爱之中——论莫里亚克创作的宗教视阈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liu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个天主教作家,弗朗索瓦·莫里亚克相信天国的存在,并对天主教教义深信不疑。因其以理性的思维探索宗教的真义,从人性的角度出发理解宗教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他的信仰完全是哲学式的,他把自己所信的东西当作哲学的真理。  莫里亚克认为人的存在是不完美的、有限的。由于听任欲望和自然冲动的驱使造成的盲目性和狭隘性,人与人之间无法互相理解互相关爱,人们总是生活在痛苦的孤独之中。为了摆脱这种由于疏远了上帝而陷入的可悲境地,他主张人们应重返上帝怀抱,以仁爱的永恒力量超越个人和社会利益的种种局限,坚持真理的公平和正义,以宽容和仁慈之心对待他人。他在创作中一再表达这种以上帝之爱净化人心、催人向善的信念和希望。  莫里亚克所表现的上帝的拯救并非来自于外部世界,而是作用于人物的内心。他所描述的人物的心理历程表明,只有摆脱了各种欲望的束缚的精神存在才是人类存在的理想状态。不过由于生命有限而世界无极,有限的生命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真理达到完美的状态,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天国从未真正降临,上帝始终是隐身的;他的主人公们总是处在不停的探索和思考中,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莫里亚克强调仁爱必须由认识过程得到,无知与美德是不能混为一谈的。他的宗教信仰绝非盲目的,而是经过了理性的质疑和辨析。对上帝的虔诚并不影响他对黑暗和罪恶的暴露,开阔的精神视野令他的宗教视阈中包含了某些永生所需的普世真理。
其他文献
邱华栋生于新疆小城,1992年于武汉大学毕业,从1990年代邱华栋就开始关注都市人的生活,尤其是都市前沿少数人的生活。他十几年来,着力打造的“都市小说”已成为“与时俱进”地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