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保险理论和发展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理论界和实务界,由于我国在推行农业保险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问题,经营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很多地区农业保险曾一度停止,作为农村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保险重要作用得不到发挥,人们对农业保险在“三农”问题上的作用认识不清,为此,很有必要对我国农业保险理论及实证相关问题进行讨论,现将自己撰写的《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主要内容简述如下: 一、论文的基本结论 1、现代农业保险理论是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建立和完善以及应用和推广的指导 长期以来农业保险理论我国将农业保险界定为农作物或农畜动物等标的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致的损失而由保险人进行的经济补偿的一种制度安排。这种界定实际上是一种狭义的农业保险的概念,在改革开放以前比较适合中国国情。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制度的改革,农业的概念得到了更大范围的扩展,农业养殖业、畜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农业的风险不单指农作物的风险,粮食种植仅仅是农村经济和农民需求的一部分。与农村经济相关的养殖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农民的人身意外、以及农村城镇化建设迫切需要建立风险转移制度,规避其自身风险,以更好地保证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本文对农业保险为广义上的农业保险或现代农业保险,这种定义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农业保险概念,将农业保险的范围扩大到农作物以外的并与农村经济发展相关的人、财、物,其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我国财政体制下的农业保险的经营问题和投资问题,实现“以险养险”,更好的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和创新农业保险经营模式。 2、农业风险的特殊性以及农业风险的可保性是农业保险制度制定和实施的基础 农业风险是农业保险的基础,农业风险的特殊性导致了农业保险的特殊性,但是,农业风险的特殊性并不代表农业风险没有可保性,农业风险具有以下特点:(1)多数农业风险的风险单位较大、风险难以分散。(2)农业风险具有明显的区域性。(3)农业风险具有广泛的伴生性和关联性。(4)风险事故与风险损失的非一致性,出险后可能会因这种原因导致损失的同时带来其他的益处或收益。(5)农业风险评估与风险损失测定非常复杂和繁琐。(6)农业风险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