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纹样中的龙纹凝聚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现如今,龙纹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龙也是中华民族的魂,自龙的基本样式形成后,经历了复杂而又漫长的演变过程,逐渐的变成了如今的形式。古时候,帝王常以龙自居,皇子自称龙子,百姓则将龙作为祥瑞的神兽和降雨的神灵。而龙本身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的,它是一种通过无数人的智慧及想象构想出来的物种,它是人们的一种信仰,也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那么,瓷器上的龙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时代,甚至是每个朝代,龙纹都会有不同之处,有各自的艺术特点。可谓是我国陶瓷装饰纹样中传统的代表纹样。其悠长的历史与文化,一直吸引着国内外专家的目光与关注。作为装饰纹样,龙纹始终被国人所喜爱,远古时期类龙纹便已出现,且从魏晋南北朝时期,龙纹便被广泛的应用于装饰各类的器物。随着文化背景的改变、陶瓷工艺水平的提升,龙纹样在图案的构成形式、文化内涵上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明清龙纹的演变规律、造型特点与文化寓意进行更进一步的探讨。全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阐述龙纹的起源与发展以及相关的概念,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第二章,明代之前的龙纹演变轨迹,详细介绍了龙纹从原始时期到明清时期图案构成的拙朴到千姿百态;第三章,进一步阐述了明清时期龙纹与辅助纹样的组合形式不同;第四章,从陶瓷产业、精神文化等方面阐述明清陶瓷中龙纹样不同点的影响因素。通过对陶瓷龙纹应用现状的分析,提出龙纹样的创新应用的思路。通过以上几个部分的总结,试图分析明清陶瓷中龙纹样的不同点,力求将传统的龙纹更好的运用到当代设计之中,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为当代图案设计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