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对话英译汉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myw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狭义的“小说对话”,即小说中人物之间的谈话,主要表现形式是小说中的直接引语。小说对话具有个性、社会文化性、交际性和美学性的特点以及表现人物、推动情节发展和娱乐读者的作用。 国内外研究小说对话翻译的专著甚少,多数只在一些著作的个别章节涉及到了有关研究。近十年内的外语核心期刊中涉及到小说对话翻译的文章也不多,其中所涉及到的不少理论,如文学文体学、民俗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用学、话语篇章学和美学都以自身的优势从不同的角度对小说对话的翻译进行了研究,但这些研究既不系统,也不全面。 巴赫金学说涉及语言学、文学、哲学、文化等诸多人文学科,其小说理论的核心“对话理论”研究的是小说中各种对话关系:作者与读者的对话、作者与小说中人物的对话、人物之间的对话、人物与自身内心的对话、人物与读者的对话以及一篇小说与其它小说文本之间的对话。该理论强调小说对话的语境、语调及非语言特征,揭示了小说对话的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和交际性的本质。巴赫金学说也被称为“意识形态的符号学”,与社会符号学异曲同工。巴赫金学说阐明了小说对话在本体论与认识论上的研究原则,但该学说未提供具体的方法研究小说对话及其翻译。 本文通过巴赫金的“对话理论”,特别是借鉴他对“人物之间对话”的研究成果,对英汉小说对话在文学传统、语言和社会文化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旨在寻求小说对话英译汉的问题与难点,揭示了小说对话翻译的跨语言、跨文学、跨社会文化的特点,并提出小说对话翻译的本质是通过理解小说对话的语境、语调及非语言特征进行意义的传达。 基于巴赫金学说与社会符号学的契合点,即两者都重视文本的非语言因素以及社会意识形态、历史文化内涵,本文提出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可作为小说对话翻译的方法论,并在此方法论的指导下展开了对小说对话英译汉的研究,具体涉及到语助词、转述动词、非语言符号、称呼语、方言、个人语言、形美、意美、音美的传译以及相应的翻译策略。本文通过对《傲慢与偏见》、《大卫·科波菲尔》、《名利场》、《简爱》、《丧钟为谁而鸣》等英语小说中的对话汉译的实例分析表明建立在社会符号学上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法既重视形式分析又重视意义研究,从而推动小说对话的分析从传统的形式分析走向意义研究。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对语言承载的三种意义(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和六项功能(信息功能、表情功能、祈使功能、美感功能、应酬功能和元语言功能)清晰的划分简单明了,易于操作,有助于译者在社会文!2差霎葬S】硕+9付计丁\二。介。、y\1u了田S NES卜 化语境中理解和翻译小说对话,进而证明了社会符号学翻译法作为小说对话 英译汉的方法论的必要性和实用性。
其他文献
旅游开发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和技术经济活动。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各地兴起了旅游开发的热潮。但是,不少地方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造成了不小的损失。有鉴于
<正> 板料折弯通常在冲床上的V形模、U形模或错开模中进行。Ready Tools公司发展一种转动折弯新工艺,大大降低了折弯所需的压力,有时甚至可降低90%。这种方法与错开折弯法有某
教师课时统计管理系统是随我校示范性建设,教师办公高效化、精确化、无纸化、规范化等要求开发的。在学校现有课时统计规则和格式基础上,有针对的研究和分析,减轻统计人员工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在小学教育中对学生的教学目标也发生了变化,不仅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适应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需要,促进学
金融扶贫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章对梧州市金融扶贫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对此提出了一系列对策。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阿奇霉寨散剂的含量。方法采用C8柱,以0.045mol/L磷酸二氢胺溶液;乙腈(2:1)(用三乙胺调pH至7.35)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40℃。结果阿奇霉紊的线性范围
目的探讨不同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药学效果,为临床下呼吸道感染用药提供一定指导。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A、
本文指出:现有的客家方言词汇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着力挖掘客家方 言特征词语的深入研究。从而提出要进行客家方言特征词研究。文章将客家方言 特征
<正>早在本世纪初,为了促使我国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英语课程标准》就把包括资源策略在内的学习策略列为英语课程目标之一,并对资源策略作了如下阐述:"学生合理并
余家菊是民国时期一位有影响、有特点的教育家。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是其核心思想。作为首倡者之一,余家菊写作出版了一批教育论著进行宣传和鼓吹,从理论上作了系统建构,成为中国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