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标准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jun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标准常被视为翻译活动遵循的准绳,衡量译文质量的尺度,以及翻译工作者应努力达到的目标。翻译标准是翻译理论的核心问题,但是翻译界对此还没有完全一致的定论。罗新璋在《翻译论集》的序言中将我国传统的翻译理论提炼为“案本—求信—神似—化境”,这些理论也常被视为翻译标准,用来指导翻译实践和开展翻译批评。国外传统译论对翻译标准的探讨主要有这几种观点,即“三原则”、“等值说”、“等效说”等。这些翻译标准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尽量向原作靠拢,即“忠实”标准。不过它们的缺陷在于,这些标准是一种先验的、一元的、静态的、根本达不到的规定性标准。现当代翻译标准的研究呈现出“多元”的局面。辜正坤先生的“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提出翻译可以依据不同情况设置不同的多个标准;吕俊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下提出“三标准”作为翻译的最低标准;杨晓荣的“中和之道”提倡研究制约具体标准的因素,即条件。只要条件一确定,翻译标准也就明确了。另外,认为传统“信达雅”作为翻译标准的学者仍有不少,如王振平、彭长江、王向远等。国外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译学界出现了各种翻译理论,如“多元系统论”、“目的论”、“文化功能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等。这给翻译标准的研究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人们不再视传统的忠实标准为理所当然,转而重视译入语文化环境、译者因素等的研究,翻译标准的研究也转化为对译作产生和接受的制约因素的分析。这主要见于翻译规范的研究以及对翻译过程的分析,而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也主要是分析语言符号转换的相关制约因素。试图以普适的标准指导实践,衡量译作质量的观念在西方译学界已难觅踪影。这主要是由于学者对翻译本质的认识不统一,翻译实践的多样化以及读者地位的明显提高。西方译学由结构主义一统天下到多元观念并存的变化,解构主义在其中可谓功不可没。解构主义是颠覆传统、消解二元对立、倡导不确定性的一种思想,论文将对它的主要思想作简要的概括,探讨它对翻译标准研究带来的影响。论文重点分析了这种观念对翻译标准研究的启示:翻译标准是动态的。译者地位的提升,原文、译文二元对立的消解以及意义的不确定性导致了标准的动态性。结合相关实例具体阐述翻译标准的特点并提及有代表性的翻译标准说法的合理性及局限性,指出翻译标准的未来走向应是以具体标准的确立为主。
其他文献
本文对南宋洪迈《容斋随笔》一书中常用反义词聚进行考察研究,共分四部分: 首先是前言部分。简要介绍了《容斋随笔》的语料价值,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介绍了本文
文章针对无锡地铁2号线车辆全自动车钩连挂故障现象,通过模拟正线连挂实况,对连挂电气控制信号高低位触点实况进行了测量分析,并就全自动车钩连挂可靠性对生产及车辆运用的重
所谓产业链,就是以市场前景比较好的、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产品的关联度比较强的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为链核,通过这些链核,以产品技术为联系,资本为纽带,上下连结、向下延伸、前后联
从2001年申办奥运成功,七年多来,北京在人文、生态、生活环境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度令人胆战心惊的“沙尘暴”,取而代之的是绿树和蓝天,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让北京普通老
与客观考试相比,主观考试能更多地提供有关被试的信息。但是,由于主观考试通常是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评分员进行主观评分,而主观评分的一致性不高,缺乏信度。有研究表明,在大
本研究共分上下兩编,上编爲研究编,下编爲资料编。研究编共分四章。第一章:引言,包括著者朱珔生平、《義證》的版本、《義證》研究述评研究意義及《義證》的體例。本書共出《
作为“纳西族的百科全书”的东巴经,是东巴文化的主要载体。东巴经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语言、文字、历史、天文、地理、历法、宗教以及民俗和文学等众多方面。对东巴经的研究,语
目的探讨抗生素骨水泥联合螺旋桨皮瓣在修复糖尿病足踝部创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5年12月,应用万古霉素或妥布霉素骨水泥联合腓动脉穿支或胫后动
仪陇客家话随着客家人入川至今已200多年,在与西南官话(仪陇话)的融合过程中既保留了客家话自身的语音特征,又深受西南官话影响,显现出向西南官话靠拢的趋势。本文第一部分从声
目的观察中药湿热敷护理对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该院2016年4—12月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患者38例设为对照组,2017年1—9月脑梗死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