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催化乳酸铵和乙醇合成乳酸乙酯的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son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开发一种生产乳酸乙酯的新工艺,采用乳酸铵为原料,以固定化脂肪酶为催化剂,对酶促乳酸铵和乙醇制备乳酸乙酯的工艺进行了研究。   首先,对脂肪酶和有机溶剂进行了筛选,并考察了影响合成乳酸乙酯的因素(底物摩尔配比、反应时间、乳酸铵浓度、温度、酶浓、摇床转速和水活度)。结果表明,以叔丁醇为反应介质、以脂肪酶Novozym 435为催化剂,在底物醇铵摩尔比为24:1,反应时间24h,乳酸铵浓度0.2mol/L,反应温度60 ℃,酶浓40g/mol,摇床转速150r/min,系统水活度0.12时乳酸乙酯产率可达 33.88[%],酶重复使用5 次后乳酸乙酯产率仍可达到22.10[%],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其次,采用五因素二水平Plackett-Burman 设计考察了脂肪酶浓度、反应温度、底物配比、叔丁醇用量和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脂肪酶浓度和底物配比是主要影响因素,并通过响应曲面法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同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优化结果为:温度67 ℃,酶浓度30.00g/mol,醇铵摩尔比30.77:1,水活度0.12,叔丁醇37.14:1(g/g,乳酸铵),150r/min,30h,产率达到37.81[%]。   最后,研究了反应的动力学,反应符合米氏方程,属于双底物抑制的双乒乓机制。乳酸浓度只与平衡常数和乳酸铵的初始浓度有关,分解反应达到平衡时的乳酸浓度方程式为:Cf(Keq,S0)=2/-Keq+Keq2+4KeqS0考察了不同乳酸(A)和乙醇(B)浓度对反应初速度的影响,研究了该反应的动力学机制。建立了动力学模型:Cf(Keq,S0)r0/rmax =CBCf(Keq,S0)/CBCf(Keq,S0)+KACB(1+CB/KiB)+KBCf(Keq,S0)[1+CfCf(Keq,S0)/KiA]通过实验结果的非线性拟合得到rmax,KA,KB,KiA,KiB,值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二者吻合较好。
其他文献
隔膜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着电池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能。由于商业化的聚烯烃隔膜存在着热稳定性差、电解液润湿性差、孔隙率低等缺点,使得锂离子电
植物次级代谢产物是植物新陈代谢和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要可分为三类:萜烯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和含氮有机物,且都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黄花蒿的次级代谢产物青蒿素是目前唯一高效、低毒的抗疟药物,除外,还具有很多其它次级代谢产物能够入药。药用次级代谢产物的累积受光照、水分、pH、土壤养分、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等多种环境因素影响。为探究次级代谢产物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本文以黄花蒿为研究对象,通过
学位
在水稻的遗传改良中,有效地创造出遗传性变异材料是提高改良效果和加快改良步伐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创造出各种突变体材料,这将为水稻遗传改良提供更加丰富的种
产前应激或炎症在大脑一些精神疾病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产前应激导致的免疫激活,尤其是妊娠后期的免疫激活,能够诱使子代(主要是雄性)的行为、结构和生物化学变化,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