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斜视手术的个性化设计

来源 :广州医学院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w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斜视是儿童最常见的眼病之一,早期对斜视患儿治疗及手术是十分必要的。本课题通过大量临床典型病例的分析,针对儿童斜视患者的特点,进行总结归纳,探讨不同类型斜视的手术方法,对各种方法及术后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以探索儿童斜视手术的个性化设计方法。  方法:  本课题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接受斜视手术的儿童患者474例。分别在术后2周、半年复诊。术后失访病例已排除。采用非对照干预性病例研究方法(Noncomparative interventional case series)。记录对患者采用的手术设计。通过对比患者术前术后斜视度数、眼球运动照片、双眼视功能等指标,判断依照该手术设计方案实行手术的效果,并综合分析以探索适合儿童斜视的个性化手术设计。  结果:  本课题收集474例接受斜视手术的儿童患者的资料,其中男279例(58.86%),女195例(41.14%),年龄8个月~14岁,平均年龄5.1岁。其中共同性内斜视119例(25.11%)、共同性外斜视220例(46.41%)、麻痹性斜视88例(18.57%)、特殊类型斜视47例(9.92%)。  依据儿童斜视手术个性化设计方法实施手术,分别在术后2周、半年复诊。术后失访病例已排除。术后两周的斜视度-8度~+7度,平均-1.3度;术后半年后斜视度-8度~+5度,平均-2.1度。术后两周正位436例(91.98%),轻度欠矫31例(6.54%),严重欠矫0例(0%),轻度过矫7例(1.48%),严重过矫0例(0%)。术后半年后正位451例(95.15%),轻度欠矫21例(4.43%),严重欠矫0例(0%),轻度过矫2例(0.42%),严重过矫0例(0%)。  对各类型复杂斜视可采用个性化手术设计方法,结果如下:  1、本课题部分调节性内斜视31例,19例患儿戴远视足矫镜下斜视度数稳定,可按此度数设计手术,术后2周正位16例(84.2%),欠矫2例(10.5%),过矫1例(5.3%)。术后半年正位18例(94.7%),欠矫1例(5.3%)。12例为戴足矫眼镜1年以上,在检查时,镜下斜视角度变化大的患儿。笔者排除影响集合的各项因素,获取其尽可能接近真实的斜视度数,按此结果设计手术,术后2周正位11例(91.7%),欠矫1例(8.3%)。术后半年正位12例。  2、本组病例中有9例调节性内斜视退化患者合并了非共同性斜视,手术设计在矫正水平斜视的同时对非共同性斜视进行矫正,9例患者术后2周及半年水平眼位正位,无垂直斜视。  3、间歇性外斜视患儿85例,经斜视角度检查后,其中33例患者斜视度数相对稳定,手术后2周正位30例(90.9%),2例欠矫(6.1%),1例过矫(3%)。半年后复诊31例(93.9%)正位,1例欠矫(3%),1例过矫(3%)。52例患者会出现在术前3天,每天至少3次检查后,检查结果变化大,斜视角度之间相差5-20度。经过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获得斜视度数来设计手术,眼位矫正效果好。术后2周正位47例(90.4%),欠矫4例(7.7%),过矫1例(1.9%)。术后半年正位50例(96.2%),欠矫2例(3.8%)。  4、本课题中23例婴幼儿斜视病人,其水平斜视非常明显,而垂直斜视因为患儿检查欠合作,使得垂直斜视的诊断证据不足,不能确诊。手术仅行水平斜视矫正术,待患儿可较好配合检查诊断明确后,再进一步治疗。手术后2周及半年第一眼位水平方向正位21例(91.3%),欠矫2例(8.7%)。  5、水平斜视合并单眼上斜肌麻痹,术前无代偿头位表现患儿21例,行水平斜视矫正联合下斜肌部分切除术,术后水平眼位仅1例(4.76%)出现欠矫,其他正位。21例均未出现代偿头位。  6、水平斜视合并双眼的下斜肌功能亢进,双侧亢进程度对称病人37例,此类患者术前常常没有明显垂直眼位偏斜和代偿头位。其中,“V”征表现不明显、垂直斜视度数较小的患者24例,仅行水平斜视矫正手术,术后无垂直眼位偏斜及代偿头位,仅1例术后水平眼位欠矫。“V”征表现明显病人13例,行双眼对称的下斜肌部分切除术联合水平斜视矫正术,术后第一眼位水平正位,无垂直眼位偏斜及代偿头位,向上注视时眼位明显改善。  7、水平斜视合并非对称性双眼下斜肌功能亢进病人24例。术前有明显垂直眼位和代偿头位病人13例。对其中11例患者选择做较亢进的一只眼下斜肌部分切除联合水平斜视矫正术。术后患者虽然个别方位的眼球运动仍有异常,但术后主要视野眼位(第一眼位)双眼正位。另外2例行双眼下斜肌对称性部分切除联合水平斜视矫正术,术后第一眼位有垂直斜视,并仍有代偿头位。术前垂直眼位和代偿头位不明显,但“V”征表现明显患者7例,行双眼对称的下斜肌部分切除术联合水平斜视矫正术,术后第一眼位无垂直眼位,也无代偿头位,仅1例术后水平眼位欠矫。术前垂直眼位和代偿头位不明显,“V”征表现不明显4例,仅行水平方向斜视手术。术后第一眼位正位,无代偿头位。  结论:  本课题通过大量临床病例分析,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个性化手术设计,并对患者的术前与术后各项指标对比及随访,判断手术效果并评价手术设计方案。依据个性化设计实施手术后,患者眼位矫正效果良好。因此我们认为,针对不同情况的儿童斜视患者,可采用不同的个性化手术设计方案。
其他文献
轻工业部甜菜糖业科学研究所在黑龙江省安达县进行了甜菜综合丰产栽培技术措施的研究,经过了七年的试验,取得了比较好的科研成果。使科学技术变成了生产力,收到了较高的经济
我省钾肥的试验研究以往搞得不多,报导的材料也较少,为此,我们在一九八一年,分析了滇中地区主要土壤类型的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同时测定了在水稻整个生育过程中土壤速效钾的动
前言近代分析技术的发展,都在寻求能省去试样的前处理。同时测定多元素、快速、准确而且灵敏度高的方法。近二十余年发展起来的原子吸收光谱在分析领域中已成为一种有力的常
近年来多极旋转变压器的精度不断提高,陆续应用于工程系统。接触式编码器在国内也已应用多年,可靠性较好。这两者的组合加上简单的十进制显示电路,可以替代机械式角度读出装
现在玉米的花培技术,对诱导的适宜花粉发育时期,比以前有了进一步的明确,肯定了培养基中使用活性炭等有利因素,探讨了提高单倍体玉米苗的移栽技术,染色体人工加倍技术以及花
前言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是一种对土壤和气候具广泛适应性的多年生丛生禾草,是美国东南部最普遍的冷季牧草。它的干物质产量和载牧量同其他冷季牧草的相应特征比
目的:观察人工冬虫夏草(百令胶囊,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对胸部肿瘤患者放疗前及放疗至40Gy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白细胞介素-
川东南地区无论是中稻或双季稻,单产均不高不稳,形成中稻以早熟品种为主,“双季晚稻”只不过是生产的“措头”。中稻前茬是小麦或屯水田,双季晚稻前茬早稻,两者前茬收获期均
目的:监测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过程中,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6、IL-1β、TNF-α、小鼠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心肌MPO活性水平变化和心肌冷/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差异性,研究
本文讨论了一个新的适用于可逆薄带轧机卷取系统的无环流快速可逆可控硅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引进了一系列综合性措施,计有:(1)磁场并接 RC 回路;(2)时延小于1.5毫秒的换向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