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元认知调控的翻译元能力实验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20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能力一直以来都是翻译认知过程研究中的热点话题之一。相关研究主要从翻译能力的内涵以及译者培训的层面出发,通过开展共时或历时实证-实验研究,对比分析不同翻译背景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能力的表现情况,丰富了译者专业技能的内涵以及职业译者的培训模式。其中,译者的元认知活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关研究都不同程度表明了元认知同翻译能力之间的紧密关系、指出了元认知对翻译能力发展的推动作用。然而,从元认知的角度探讨翻译能力的相关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研究内容上,元认知内部各要素同翻译能力及其内部子能力的具体关系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挖掘;研究方法上,相关实验设计、研究工具、数据分析等随着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还有待于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本研究通过分析元认知内部各要素,从元认知调控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翻译能力的本质内涵,基于翻译问题动态处理的元认知过程,提出了翻译元能力这个概念。同时,开展实验研究,通过实验数据多元互证,解释说明基于元认知调控的翻译元能力在翻译释意认知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本研究拟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什么是翻译元能力?翻译元能力在翻译问题解决过程中是如何释意的?2.从元认知调控的影响过程来看,元认知调控是如何影响翻译元能力的?具体来说,元认知调控在思维方式、信息加工方式、翻译认知单位这三个认知层面上是分别如何影响翻译元能力的?3.从翻译元能力的释意认知过程来看,元认知调控是如何影响翻译元能力在释意认知过程的地位和作用的?具体来说,受元认知调控的影响,翻译元能力在释意认知过程中发生了何种改变?这种改变又是如何影响翻译的结果——翻译质量、其他翻译能力、以及释意认知过程的?本研究认为,翻译元能力是翻译问题动态处理过程中,元认知调控下翻译能力的本质体现。本研究基于修正层级模型和口译三角模型,构建了脱离源语外壳的矩阵模型,认为翻译问题解决过程的最终目的是脱离源语外壳以释意,翻译元能力在翻译问题解决过程中对释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了进一步说明翻译元能力在释意认知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本研究开展了控制组和实验组对比的实验研究。具体来说,实验中,对实验组反复进行元认知调控刺激,并采用有声思维、屏幕录制、问卷、访谈等研究方法同时收集控制组和实验组的元认知调控数据,通过研究方法、研究数据的多元互证,横向对比两组在同一时期的翻译认知过程,纵向追踪两组每一个受试在不同时期的翻译认知过程,最后对两组进行前测、中测、后测的变化趋势对比。本研究从过程和结果两个角度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过程上,分析元认知调控对翻译元能力的影响方式,从元认知调控数据变化较为明显的思维方式、信息加工方式、翻译认知单位三个认知层面,探寻元认知内部要素——元认知调控同翻译元能力的内在联系;结果上,分析元认知调控对翻译元能力本身的影响,以及该影响下,翻译元能力对翻译活动的结果——译文质量、翻译元能力所在的翻译能力框架中其他翻译能力——工具能力和心理因素、翻译的释意认知过程带来的影响。基于翻译元能力的理论探讨,结合过程数据和结果数据的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翻译元能力是翻译认知活动过程中元认知调控下翻译能力的本质体现。翻译元能力包括导向能力、分析能力和评估能力,在翻译元认知调控的导向、计划、监控、评估作用下,以双语能力为基础,识别问题、分析问题、作出决策;同时,根据翻译问题解决的需要,调动、协调其他翻译能力,为理解源语文本和表达目的语文本进行释意,统筹规划整个翻译过程。其次,实验组的元认知调控活动数据主要在思维方式、信息加工方式和翻译认知单位这三个认知层面上变化较为明显。具体来说,元认知调控意识的增强促进受试翻译思维多样化、促使受试的信息加工方式以自上而下和平行加工为主、促使受试有意识地以句子为主导认知单位解决翻译问题。最后,受元认知调控活动的影响,在进行翻译问题解决的释意过程中,受试的翻译元能力有所提高,具体表现为以主动导向为主、内部支持和外部支持有效融合、理性评估译文质量。翻译元能力的提升对翻译质量、其他翻译能力、释意认知过程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一,在翻译质量上,翻译元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译文整体质量呈上升的趋势。其中,在照顾目的语读者接受能力、文体规范、语意连贯、衔接准确和清晰度一致上,对译文质量的提升影响较大。其二,在翻译能力结构框架下,翻译元能力主要对工具能力和注意力、严谨度、自信心等心理因素的影响较为明显。其三,从翻译元能力的释意认知过程来看,英译汉的翻译过程中,对学生译者来说,都要经历从模糊译语表征到脱离源语外壳的释意过程,脱离源语外壳的矩阵模型在本实验研究中得到了较好的印证。释意过程中,翻译元能力通过导向能力、分析能力、评估能力影响着受试对模糊译语表征的依赖度,进而影响着最终的释意效果。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元认知调控的相关理论,结合翻译能力的研究发展历程,提出了翻译元能力这个概念。本研究理论上阐述了翻译元能力的内涵、及其释意认知过程;研究方法上开展了实验研究,多角度、多方位收集实验数据,深入探究元认知调控对翻译元能力的影响方式和结果、以及翻译元能力对译文质量、其他翻译能力和释意过程的影响。本研究分别从影响翻译元能力的上层元认知要素——元认知调控、和受翻译元能力影响的下层认知过程——释意认知过程,多角度认识翻译元能力这个概念,丰富、发展了翻译能力以及翻译认知过程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和维生素B12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3月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孕妇70例为观察组,未发生不良妊娠事件的孕妇627例为对
针对国家在新的形势下提出的扶贫战略,对于落后地区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以贞丰县为例,提出增加规划研究工具来探讨了扶贫规划的一些新的做法,其中全域规划、产业发展与扶贫
近年来,九龙镇围绕中新知识城项目建设开展了大量征地活动,九龙镇城镇化速度越来越快,笔者通过走访调研,发现村民的法律意识在城镇化进程中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仍有提升的空
近年来,随着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推广,木建筑因其材料可再生、装配化程度高等优点逐渐回归到人们的视野当中。但由于我国的木建筑经历了长达三十年的发展“真空期”
2014年上半年,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对河北、内蒙古、湖南、四川、云南5个省份的整改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督查,印发《关于2013年规范教育收费治理教育乱收费重点
在日常机械加工中,数控机床的应用已变得越来越普及。而在数控系统应用中其编程指令一般仅限于直线以及圆弧等相关零部件特征的加工处理,对于非圆曲线零件加工没有相关的指令
为提高采购效率,节约采购成本,保证准时供应,针对钢铁行业提出了一种基于采购物资属性的采购分组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采购策略。该采购分组方法以Kraljic模型为基础,根据钢
针对汽车零部件装配车间多生产线和多生产任务模式下,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困难等问题,结合制造执行系统等先进管理思想,设计和开发了一套能够支持车间生产工位和操作
我国耕地面积紧张,加上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化及工业化的发展,使得一部分耕地转变为建设用地,而不合理及高强度地利用耕地资源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土壤恶化及生态退化,文章针对生
本翻译实践报告的材料选自Anja du Plessis所著的《不可忽视的水资源危机》(Water as an Inescapable Risk)。本书讲述了全球不同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情况,旨在提高人们珍惜水资源的意识。选取的章节(1-3章)讲述了水资源现状、水资源短缺引发的灾害和气候变暖对水资源的影响。该书属于生态科技文本,语言客观、准确、逻辑性强,文中存在大量含有隐性逻辑关系的句子,因此如何准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