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Aglycin的分离纯化以及几种豆类Aglycin基因的克隆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d19811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glycin是Chen等在研究胃肠道多肽激素时从猪小肠中分离并鉴定出的一个生物活性肽,分子量为3742.3D,含37个氨基酸,其中有6个半胱氨酸,分别位于3、7、15、20、22和32位。因氨基端为丙氨酸alanine,羧基端为甘氨酸glycine,故将其命名为Aglycin。经生物信息学分析比对,Aglycin与豆类生物活性肽PA1b一级结构几乎一致,与分离自黄豆的生物活性肽leginsulin同源性高达67%,且PA1b和leginsulin都能与共存于豆科植物中有类似受体蛋白性质的7S球蛋白结合,在豆科植物生长发育中起作用。有意思的是,动物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也能和7S球蛋白结合,所以将这类蛋白统称为豆类胰岛素。  豆类胰岛素不仅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有重要的作用,还能够作为一种对人和动物无害的有效昆虫毒剂,杀灭象鼻虫等一系列害虫,成为贮存粮食以及农业生产的有前景的生物杀虫剂,除此之外,豆类胰岛素还对糖代谢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不仅能够降低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使糖耐量趋向正常,并且对动物体本身无毒副作用。因此豆类胰岛素是一种对植物、昆虫以及哺乳动物有着重要功能和意义的小分子生物活性肽,对它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绿豆种子蛋白含量很高,是人们主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它是是一种营养全面的食物,具有多重营养和保健功能。但目前对Aglycin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豌豆和黄豆上,对绿豆Aglycin的研究较少。因此本实验我们希望能纯化出绿豆Aglycin,为其后期研究奠定基础。  本实验希望根据前期分离和纯化豌豆Aglycin蛋白的经验,来分离和纯化绿豆Aglycin,以支持后期对不同豆类胰岛素功能的研究。但在纯化过程中并没有分离出绿豆Aglycin,提示不同豆类中的Aglycin的分布和组织定位的不同可能导致其分离纯化方法的不同,因此接下来,克隆出几种豆类种子Aglycin的基因,并分析不同豆类种子胰岛素基因的同源性,以期对豆类胰岛素的基础研究有所助益。  本实验完成的工作主要有:  1.按照前期纯化豌豆Aglycin的方法,探索分离纯化绿豆Aglycin的方法;  2.克隆出几种豆类的Aglycin基因;  3.比较并分析了几种豆类Aglycin基因以及氨基酸序列的差异和同源性。  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豆类的Aglycin基因以及氨基酸序列之间虽有较高的同源性,但差异还是比较突出,这些差异可能导致了Aglycin在不同的豆类中的分布和组织定位有所不同,那么分离和纯化它们的办法可能就会不完全一样。故而不同豆类的Aglycin分离和纯化方法需进一步优化。
其他文献
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 CA)是一类催化CO2和HCO3-之间相互转化的含锌金属酶,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对油菜碳酸酐酶进行基因定位,对找到控制CA酶活基因和筛选具有高CA活性的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是一种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能导致人类多系统感染的肠道致病菌,是引起发展中国家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它的感染是由对靶细胞的粘附——激活靶
目的:大鼠肝脏3α-HSD[EC1.1.1.50]具有二氢二醇脱氢酶活性,利用该酶可对血清中的总胆汁酸含量进行检测.为获得3α-HSD高表达工程菌株,也为开发3α-HSD的临床应用提供资料,该
麻醉是实施医疗手术和损伤性动物实验的必需手段。重复使用麻醉剂可能会影响脑的结构与功能,因此,研究麻醉剂重复使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医学参考价值。  
小麦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小麦约占粮食总消费量的一半。干旱和高盐是限制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最主要非生物逆境要素。研究小麦响应逆境的分子机制对小麦抗逆分子育种有
本文旨在通过EB病毒LMP2A重组痘苗病毒转染的DCs体外诱导LMP2A特异性CTL。EB病毒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类γ-疱疹病毒。现已证实,它与多种恶性疾病如鼻咽癌、Burkitt’s淋巴瘤、
收集2012-2018年瑞昌市“大会战”开展的乡村、参与单位、各单位参与人员、投入资金和螺情等数据,以有螺面积、有螺框出现率及活螺平均密度等3个主要指标对“大会战”取得的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rosis,AS)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全身性疾病,病因学十分复杂.近年来许多资料表明,为症反应贯穿于AS的整个病理过程.但炎性因子(或称炎性标志物)在A
学位
目的 探究侧卧斜仰截石位标准通道无管化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复杂肾结石患者,应用等量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