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正义视域中的美国教育政策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ran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义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理想,也是世界各国社会制度和公共政策的首要价值。教育领域的公平正义是社会正义的重要内容,在促进个体发展和社会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应当以社会正义为基础价值,通过制定和实施教育政策保障教育资源和利益的公平分配。本文以社会正义为理论研究视角,以美国教育政策的历史变迁为经验考察对象,通过规范研究和经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教育政策的价值问题进行分析。首先,论文在对社会正义理论和教育政策理论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规范层面提出“教育政策应当以社会正义为基础价值”的应然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教育政策价值体系的分析框架。社会正义的本质是分配正义,旨在解决社会合作体系产生的各类价值如何分配的问题。社会正义包括实质正义和程序正义,前者是对社会价值分配结果的公平性评价,后者是对社会价值分配过程的公正性评价。要想促进和保障社会正义,必须同时从实质正义和程序正义两方面入手。教育政策是对教育利益进行的权威性分配,如何分配由教育政策的价值决定。社会正义的本质特征和教育政策的特殊性共同决定了,教育政策应当以社会正义为基础价值。其中,实质正义是教育政策的实质价值,程序正义是教育政策的形式价值,二者共同构成教育政策的价值体系。实质正义与分配原则密切相关,其内涵具有争议性、具体性和历史性。实质正义内涵的多维性特征和教育政策价值的具体性要求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对教育政策实质价值的分析应当以实质正义作为参照系,将其多元内涵与教育领域的不同政策问题相结合,实行分层次、具体化操作。因此,作为教育政策实质价值的实质正义可分为教育权利平等、教育机会平等和教育结果公平三个方面。程序正义关注正义结果实现过程的公正性。根据罗尔斯对程序正义的分类,教育政策的决策过程本质上属于不完善的程序正义,这就要求我们设置一些抑制性程序,以保障最终制定的教育政策不偏离实质正义的要求。因此,作为教育政策形式价值的程序正义,要求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应当做到以下两方面:扩大教育利益主体参与的广度和深入、规范和制约政府掌握的公共教育权力。前者要求保障教育政策主体的多元化和教育决策机制的民主化;后者要求政府对内理顺同级政府机构之间和上下级政府机构之间的权力关系,对外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其次,论文系统梳理了美国教育政策的历史发展,从经验层面对不同时期美国教育政策的价值观念、政策演变以及政策效果进行分析,以回应和验证先前的理论假设。建国后美国教育政策的历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指建国后至一战时期,以教育权利平等为导向的美国教育政策。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与完善、工业化的基本完成、移民潮与城市化的发展、启蒙思想与自由主义传统的影响、欧洲国家教育政策的影响共同构成了教育权利平等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教育权利平等是指社会成员接受教育的权利平等,要求每个人都能平等地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不论其种族、肤色、阶级、性别、语言、宗教信仰、财产甚至政治见解如何。以教育权利平等为价值导向,这一时期的美国教育以推进公立学校运动和建立现代学校系统为主要内容,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政策。各州义务教育法的通过和免费公立学校的建立分别从法律层面和实质层面保障了公民的平等受教育权利。但以黑人为代表的少数族裔、女性以及低收入者的受教育机会未能得到平等保障,这成为下一阶段美国教育政策的关注重点。第二个阶段是指大萧条至20世纪70年代末,以教育机会平等为导向的美国教育政策。大萧条的冲击、联邦政府权力的扩张、公民运动的兴起、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二战与冷战的影响共同构成了教育机会平等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教育机会平等是指社会成员接受教育的机会平等,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平等利用的教育机会平等,要求所有教育系统的入学机会对所有社会成员开放,反对任何基于种族、肤色、阶级、性别、语言、宗教信仰、财产甚至政治见解之上的差别和歧视;二是作为平等起点的教育机会平等,要求国家或政府通过适当的物质资助和政策倾斜等方式,对由社会性因素造成的处于不利境地的受教育者进行扶持,使其与其他受教育者处于平等的起点之上。以教育机会平等为价值导向,这一时期的美国教育制定和实施了废除种族隔离、向贫困宣战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以上教育政策的共同作用下,以黑人为代表的少数族裔、低收入者、女性以及残疾人等处于不利境地的受教育者的教育机会不平等状况得到有效改善。但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公立学校教育质量的持续下降引起政府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下一阶段美国教育政策解决的主要问题。第三个阶段是指20世纪80年代至今,以教育结果公平为导向的美国教育政策。联邦权力的持续扩张、经济的波动性增长、人口结构的变化与贫富差距的拉大、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争论与融合、冷战的终结与多元化的世界格局共同构成了教育结果公平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教育结果公平是指在保障受教育者权利平等和机会平等的条件下,个体在学业成就和发展前景方面的公平。以教育结果公平为价值导向,这一时期的美国教育一方面通过标准化、问责制以及择校运动等措施追求教育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加大联邦财政资助和补偿性政策缩小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与同龄人之间的成绩差距。政府教育政策理念的转变以及联邦政府在教育领域弱势角色的转变,共同促进和保障了教育结果公平。最后,论文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总结美国政府在教育政策价值取向和政策制定实施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形成对为中国教育政策发展的有益启示。在政策理念上,中国的教育政策应当尽快从权利平等提升到机会平等和结果公平的层次。在决策机制上,中国应当建立更加民主化的决策机制。在实施手段上,中国应当设置更加完善的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弱势群体教育资源补偿制度。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茶翁姓俞 ,名家声。在中国茶界并非名人 ,因为他的专业与茶无关 ,他是位名闻乡里的老中医。且老人家已经年逾八旬 ,从来不出山 ,不参加任何茶文化活动 ,也没写过茶文化的论文
期刊
目的探讨双克隆型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特征,以提高双克隆型多发性骨髓瘤的检出率。方法选取2014—2017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5例双克隆型多发性骨
目的评价补救性肝移植(SLT)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特别是Internet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现代远程教育领域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远程教学形式---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由于其特有的任何人(anybody)、
校长决策研究是在教育民主化、法制化,教育管理科学化和教育管理校本化过程中所提出的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的课题。 校长决策在我国的教育管理决策层级中虽然处
本研究将慕课引入英语专业文学课程教学,分析了英语专业学生现状,文学课程教师对学生慕课学习情况进行全过程指导和质量评估,本文论述了过程性评估研究的必要性和具体评估方
为探讨望春花挥发油的抗炎机理,向去肾上腺大鼠的胸膜腔及右后足皮下分别注射1%角叉菜胶及10%蛋清溶液,诱发胸膜炎及足肿胀炎症模型.结果显示,事先灌服望春花挥发油的试验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