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藻聚糖硫酸酯的肠吸收及其药代动力学初步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岩藻聚糖硫酸酯多来源于褐藻和海洋无脊椎动物中,是一类富含岩藻糖的硫酸杂多糖。目前,关于岩藻聚糖硫酸酯的生物学活性已有广泛研究,其生物学活性主要包括:抗肿瘤、抗病毒、抗炎、抗氧化、抗血栓、免疫调节、肝脏及肾脏保护功能。虽然对岩藻聚糖硫酸酯的生物学活性已有较多研究,但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口服吸收情况却鲜有报道。通常认为多糖作为一种大分子物质很难被口服吸收利用,然而,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裙带菜来源的岩藻聚糖硫酸酯、海蕴来源的岩藻聚糖硫酸酯、茶树花多糖等大分子多糖均可以通过口服被吸收利用。然而,海带来源的岩藻聚糖硫酸酯是否能被口服吸收?口服吸收率如何?吸收机制是什么?至今未见报道。我国海带资源丰富,对海带来源的岩藻聚糖硫酸酯进行吸收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不仅有利于海带资源的高值化开发,而且为岩藻聚糖硫酸酯在保健品和药品中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本实验采用FITC荧光标记的方式建立了一种新型岩藻聚糖硫酸酯含量测定的方法,然后以FITC-岩藻聚糖硫酸酯为原料,通过单向灌流法在体肠吸收实验和Caco-2细胞transwell小室模型实验对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吸收情况及其机制进行探讨,并对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进行初步探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荧光标记岩藻聚糖硫酸酯可以提高含量测定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采用FITC将岩藻聚糖硫酸酯标记,提高其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并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和高效液相色谱确证了标记实验的结果。在荧光标记的基础上,本实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并使用荧光检测器,建立了外标法和内标法测定岩藻聚糖硫酸酯含量的方法,并分别对其方法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外标法和内标法测定岩藻聚糖硫酸酯含量的方法均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且外标法和内标法的检测限分别为0.05μg/mL和0.5 μg/mL,可以满足后续实验所需的检测灵敏度。2、岩藻聚糖硫酸酯可以被肠道吸收分别选取10 cm长度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将其两端剪开一个小口并插管。以0.01 mg/mL、0.1 mg/mL和1 mg/mL三种浓度的岩藻聚糖硫酸酯进行单向灌流,通过检测流出液中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减少量以判断其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岩藻聚糖硫酸酯在空肠中吸收最好,回肠次之,十二指肠最差,说明岩藻聚糖硫酸酯主要吸收部位为空肠和回肠。另外,高浓度的岩藻聚糖硫酸酯的表观渗透系数比低浓度低,存在高浓度抑制现象,说明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吸收可能是依赖于载体的转运。3、岩藻聚糖硫酸酯通过胞吞的形式被Caco-2细胞吸收建立了 Caco-2细胞transwell小室模型,并用TEER电阻仪检测了细胞模型的紧密性。采用Caco-2细胞transwell小室模型检测了岩藻聚糖硫酸酯在肠道细胞中的吸收和外排作用,结果表明该药物在小室模型中吸收量总体较少,但可以检测到其吸收值,且吸收作用大于外排作用,推断岩藻聚糖硫酸酯可以通过肠道进入血液循环。此外,本实验还通过Caco-2细胞transwell小室模型探究了转运时间、样品浓度、转运温度以及抑制剂对其吸收的影响。转运时间对岩藻聚糖硫酸酯吸收的影响实验,选用30、60、90、120、180、240 min作为吸收研究的时间点,结果表明,在吸收时间达到120min时,表观渗透系数达到最大值,其后的吸收过程逐渐趋于平稳。样品浓度对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影响实验,分别研究了0.01 mg/mL、0.1 mg/mL和1 mg/mL三种浓度的岩藻聚糖硫酸酯的转运情况,结果表明高浓度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吸收率明显低于低浓度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吸收率,说明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吸收可能是依赖于载体的转运。转运温度对岩藻聚糖硫酸酯吸收的影响实验,温度分别选用了 4℃和37℃,实验结果表明,岩藻聚糖硫酸酯在37℃下可以被肠道吸收,而在4℃条件下,几乎不被吸收,说明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吸收是一个耗能过程。网格蛋白抑制剂对岩藻聚糖硫酸酯吸收的影响实验,通过加入网格蛋白抑制剂盐酸氯丙嗪抑制网格蛋白的功能,实验结果表明,加入抑制剂后岩藻聚糖硫酸酯几乎没有被吸收,推测岩藻聚糖硫酸酯可能通过网格蛋白介导的胞吞作用被肠道吸收。4、岩藻聚糖硫酸酯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将岩藻聚糖硫酸酯配制成10 mg/mL的样品溶液,按照大鼠体重给药,大鼠口服给药采用灌胃给药的方式,给药剂量为20 mg/kg,静脉给药采用尾静脉注射给药的方式,给药剂量为6 mg/kg。在口服给药和静脉给药的0、0.5、1、2、3、4、6、12和24h后,将0.3 mL血液从尾静脉中连续取出,并收集到具有0.45 mg EDTA的抗凝管中。通过10%的三氯乙酸沉淀蛋白和无水乙醇醇沉多糖的方式对血浆样品进行含量测定前处理,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内标法检测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含量。结果表明岩藻聚糖硫酸酯在2 右可以达到最高血药浓度7.33 μg/mL,其口服生物利用度为2.67%。综上所述,本课题以FITC-岩藻聚糖硫酸酯为原料,通过细胞和动物实验证明海带来源的岩藻聚糖硫酸酯可以被肠道吸收,且在细胞层面的吸收作用大于外排作用,其吸收机制可能为依赖于网格蛋白的胞吞作用。药代动力学实验表明岩藻聚糖硫酸酯能够进入血液循环,口服生物利用度为2.67%。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分析螺旋桨制造过程中每个工序所用的时间,找出螺旋桨制造周期过长的症结所在,通过改进生产设备和工艺,制定缩短螺旋桨的制造周期的工艺方法,分别从改进批铲设备和减少螺旋桨批铲
作为单位制早期的建设者, 第一代“ 单位人” 见证了 “ 单位共同体” 形成、 发展以及异变、 转型的过 程.在“ 单位共同体” 漫长的演变进程中, 他们对于单位早期的集体记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随着正念(mindfulness)练习的普及和正念治疗的发展,现在有越来越多关于正念练习与治疗的科学性研究。针对开展正念练习时常问的一些问题,本文围绕正念练习在提高整体幸福感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