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台金矿床位于华南造山带粤西隆起区NE向的广宁一罗定断裂带东北部与NNE向的吴川—四会断裂带的交汇部位。矿床产于广宁—罗定断裂带的次一级构造河台韧性剪切带中。
本论文在分析、研究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细致的野外地质调查,收集大量地质信息,采集大量岩石、矿石样品,应用现代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矿物学、同位素地质学及成矿预测学等理论和方法,并采用计算机处理数据、模拟制图等手段,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入手,着重研究了地层、构造、岩浆岩、韧性剪切带及糜棱岩与成矿的关系。运用地质力学的观点从宏观和微观上分析了矿区构造的演化和变迁;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总结了成矿规律,提出了新的成因模式;分析了各种构造控矿因素,提出了新的控矿模式。
通过研究认为,构造是该矿区成矿的重要因素,构造与成矿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使成矿物质活化迁移,二是为成矿提供赋存空间,三是为导矿提供通道。韧性剪切带的形成为成矿提供了运移通道、富集动力、物质来源、容矿空间、物化环境等;同时,韧性剪切带控制着金矿床(点)的分布,糜棱岩带控制着金矿体的产出;F<,1>断裂经历过多次活动,往深部产状变缓,是矿区重要的导矿构造。
成矿不是在深层韧性剪切带中形成,而是上升为浅部地壳,糜棱岩带中迭加有脆性断裂,含金热液向上迁移并在脆性断裂中多次循环叠加,才能使Au元素大量富集,最终形成金矿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糜棱岩带赋存工业矿体的5条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