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水利——基于明清以来福建地方志的考察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keda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明清以来福建地方志为主要资料,探讨传统意义上人们所认识和关注的“水利”这一观念。文章从“水利”条目在地方志目录中的归类、具体记载内容两个方面着手,分析人们对于“水利”的不同归类及影响这种归类的因素,然后主要按照农田水利、城市水利、海洋水利和水能利用四个类别,探讨当时人们对“水利”观念的认识及其变化。全文基本结构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部分,说明选题缘由、基本资料和思路,并在回顾相关学术史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立意所在。  第二章对“水利”条目在地方志中的归类展开时空分析,并探讨影响其归类的因素。文章通过统计发现,明清以来地方志中对于“水利”条目的归类主要有《食货志》、《地理志》、《建置志》、《水利志》和无水利记载五种。从时间上来看,这五种归类方式在各历史时期存在很大变化,其中将“水利”单独成卷存在明显上升趋势,特别是民国时期表现得非常明显;从空间分布来说,该五种归类方式总体变化不是非常明显,但归于《建置志》和《水利志》相对更集中于闽西、北。  第三章对地方志“水利”条目中记载的具体内容展开讨论,分析传统上人们所认识和关注的“水利”是什么及其变化。文章认为,明清以来的地方志中所说的“水利”主要是指向农田水利,而往往将其他类别的水利排除在“水利”观念之外。但是地方志亦存在逐渐将其他类别的水利纳入“水利”条目之中,这反映了人们“水利”观念的加强、拓展及其变化。  第四章总结说明本文的基本观点。文章认为,明清至民国时期地方志文本所反映的“水利”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外延,人们传统的“水利”观念处于不断变动与衍生之中。
其他文献
青岛近代警政制度是帝国主义强制移植的,德日殖民者建立的青岛警政制度使青岛告别了警察“有实无名”的时代,虽然当时警察是殖民统治的工具,警察机构和制度还比较简单,专业化
本文首先对质量提升过程中测量的重要性进行阐述,以及探索测量和质量之间的联系性,并分解了测量的步骤、方法.建议对基础测量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并借助于测量来促进产品质量和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以及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在工程建设领域的速度也逐渐加快.但由于港口工程建设受到地形和地理条件的限制,因此就需要做好工程测量工作.其中对于GPS的
GPS测量技术以其应用设备携带方便、功能丰富且易于操作的优势,在各类工程中被广泛应用.GPS测量技术是在综合利用卫星定位技术与遥感技术得以实现的,在进行作业操作时,要考虑
城市的规划管理包含有多方面的内容,土地资源与空间资源的利用是其中之一.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关于土地资源的调查与管理工作也在不断的转变,以往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
近年来,科学技术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无人机低空航测技术的运用.此技术凭借快速获取影像和较高分辨率等多种优势,被广泛应用在城镇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基于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