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cujmtg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社区体育设施作为开展群众体育和普及体育活动的载体,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建设历史,而我国社区体育设施建设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民健身理念的兴起,营建适合群众健身、休闲和娱乐的社区体育设施已经成为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研究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论文遵循“剖析问题—→揭示机制—→探索策略”的研究路线,从系统的“多维综合视角”对社区体育设施建设进行深入研究。论文在国内外相关基础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反思,初步建立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理论框架,并重点研究了我国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两个重要环节——规划和实施层面的建设策略。 本研究共分为七个部分: 第1章为序论部分。从我国社会经济与体育体制变革的相关研究背景出发,探讨了本课题所涉及的重要概念,并对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研究设计和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做了基本的阐述。 第2章回顾了我国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历程,并对当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主要矛盾进行剖析;以美国、日本、英国、新加坡的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实践为背景,对国外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为我国提供社会和设计层面的有益借鉴。 第3章首先对体育运动学、行为需求、体育产业等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其次对社区体育设施的概念体系、社区体育活动的基础理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系统构成进行深入系统的阐述和归纳,为论文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第4章是论文的理论分析框架部分。首先在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社会背景分析的前提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大众体育需求”、“政府政策带动”与“民间资本投入”三个层面明确其发展的动力机制,并提出相应的现实目标和基本原则,形成完整而系统的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理论框架。 第5章主要从规划层面探讨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策略研究:把社区体育设施置于人居环境综合系统的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综合考虑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多维因素,从“层级与网络”、“联合与开放”,“需求与行为”的角度建立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规划策略框架。 第6章主要从实施层面探讨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策略研究: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区体育管理体制特点,从市场、行政、法律、公众参与四个方面建立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实施策略框架。 第7章为论文的主要结论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的研究成果: 1、系统梳理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基础理论:对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的内容与范畴给出了明确的界定,明晰了社区体育设施的内涵与特征,并对其功能、分类体系与系统构成等基础理论进行了解析性的研究,为我国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2、构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多维分析框架:从系统观、共生观、人本观、都市生态观等理念出发,放眼于城市乃至更大范围的整体去考虑社区体育设施之于社会的意义。对现存问题从认识、理论、实践三个层面进行深层次的剖析,进而对我国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影响因素、动力机制进行解读,并提出相应的现实目标和基本原则,形成完整而系统的分析框架。 3、丛丕同层面提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策略:1、规划层面:宏观层面提出协调社区体育设施体系自身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建立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网络结构;中观层面提出整合社区开放空间资源,加强社区体育设施与相关设施的联合规划;微观层面基于社区居民个性与行为需求的差异性,构建“综合发展策略”。2、实施层面:探索我国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经营体系、投资途径、法律保障应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并引导和推广人文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我国自公布三批历史文化名城以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主要实施在文物保护单位、历史街区以及古城整体格局保护三个层面上,历史文化名城传统空间的保护日趋完善。随着我国经济社
中国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严峻,冀南地区的老龄化十分明显。适合当地老年人的住宅和起居环境成为冀南地区建筑界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文以冀南地区的老人住宅套型及空间组合的设
在研究生学习阶段,笔者有幸参与了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与百度国际大厦的设计。它们无一例外的将设计重点放在交往空间的塑造上,其巧妙的构思打动了笔者,引发了笔者极大的兴趣。 
在全球化社会,文化已经成为城市间、地域间竞争力的核心。基于城市文化的城市复兴,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欧美国家和城市开辟的一条全新的城市复兴的途径,且在众多实践中起到
学位
钢结构住宅作为一种新型的节能环保的建筑体系,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建筑”之一,它的推广、发展在现阶段的中国是一个新的方向。虽然目前中国钢结构住宅的各项研究工作刚刚启动
我国高层办公建筑已从以自用型为主转为以租售型为主,信息时代办公模式的多元化发展使高层办公建筑出现了复合化、巨大化、智能化和人性化等多种发展趋势。这些趋势对高层办公
书院村坐落于济南平阴县洪范池镇驻地东约一公里,被泰山余脉天池山所环抱,因明代东流书院而得名。山水相间的自然地理环境,恰恰与我国风水理念中的理想选址格局向契合;层级清晰
样式雷圆明园图档综合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清代建筑世家样式雷及建筑图档综合研究”的子项课题,目标在于系统鉴定现存样式雷图档中3000余件有关圆明园的图档。
经济的高速发展促成了城市的快速更新,新城市、新建筑带来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传统城市空间特征的遗失,使城市的地域性特征渐渐地消失,“千城一面”的现象愈演愈烈。  近年,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