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巴特经典教学思想及其对小学语文经典阅读教学的启示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562805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增加,经典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增强。但在实际的小学经典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对古代语语用价值的失察、无情节的诗歌教学、重背诵量的课外诗歌阅读三类主要问题,由此笔者将赫尔巴特提倡并践行的经典教学实践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参照。赫尔巴特的经典教学是实践其教育性教学的主要方式。教育性教学通过将多方面兴趣作为切近目标以期达成道德的最高目标。因而,他要求教师要带着教育学的头脑教学语言学,由此选择了古希腊罗马的历史和文学经典著作,确定了语言教学和情节教学来开展教学性和教育性。本文选择了作为古希腊文教学范本的《奥德赛》作为典型案例以阐释赫尔巴特的经典教学思想及其实践路径。赫尔巴特按照激发多方面兴趣的方式将《奥德赛》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语言和情节,旨在通过语言教学培育认识兴趣,情节教学激发同情兴趣。同时,赫尔巴特将教学过程确定为分析和综合教学,以实现每种兴趣的清晰与联合,从而建构个体稳定和谐的思想范围。本文以《诗经·采薇》作为案例展现赫尔巴特经典教学向中华经典文本转化的方式及局限。本研究得出了如下几个结论:第一,教育性教学意味着教学必须要以道德作为最高的目标。赫尔巴特将多方面兴趣作为经典教学的直接目标,是帮助儿童形成审美判断进而过渡到道德判断的过程。同时,道德教育必然要以教学作为其形成稳固思想的重要路径。第二,经典教学必须要选择符合儿童道德发展需要,作为多方面兴趣联合点的文学和历史的经典著作。第三,分析与综合是帮助儿童获得清晰认识、建构自身稳定和谐的思想范围的重要方式。同时,基于兴趣激发的差异区分为语言教学和情节教学,前者更注重认识兴趣培养,后者更为聚焦同情兴趣。第四,赫尔巴特的经典教学思想绝不能完全适用于一切经典教学,应结合教育情境和教学内容做出调整与变革。也即是教学要实现教学内容的教育性,应依据教学内容确定适切兴趣的类别,分别利用分析和综合以使儿童获得清晰而系统性认知。
其他文献
根据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原理,提出了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烧结业卫生防护距离的设置遵循的原则和技术方法。并结合部门规章要求提出了今后确定复杂地形条件下烧结业防护距离的建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双氧水对杨梅红色素的褪色试验。对双氯水用量、溶液pH、褪色温度及时间进行了探索。在1mol/LH2O2用量7.5mL、pH=7.5、温度35℃、时间9min能使杨梅
<正>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是视神经主要的组成部分,RGCs的丢失可能会造成视网膜退行性病变,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等[1]。作为一种特殊的感觉神经元,RGCs在中枢神经
2013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要求:“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
<正>空气污染是多方面的环境毒素,一直以来空气污染被认为与肺部[1]和心血管疾病[2]相关,而现在更多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联系在一起,包括老年痴呆、帕金森综合征和脑卒中,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