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增加,经典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增强。但在实际的小学经典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对古代语语用价值的失察、无情节的诗歌教学、重背诵量的课外诗歌阅读三类主要问题,由此笔者将赫尔巴特提倡并践行的经典教学实践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参照。赫尔巴特的经典教学是实践其教育性教学的主要方式。教育性教学通过将多方面兴趣作为切近目标以期达成道德的最高目标。因而,他要求教师要带着教育学的头脑教学语言学,由此选择了古希腊罗马的历史和文学经典著作,确定了语言教学和情节教学来开展教学性和教育性。本文选择了作为古希腊文教学范本的《奥德赛》作为典型案例以阐释赫尔巴特的经典教学思想及其实践路径。赫尔巴特按照激发多方面兴趣的方式将《奥德赛》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语言和情节,旨在通过语言教学培育认识兴趣,情节教学激发同情兴趣。同时,赫尔巴特将教学过程确定为分析和综合教学,以实现每种兴趣的清晰与联合,从而建构个体稳定和谐的思想范围。本文以《诗经·采薇》作为案例展现赫尔巴特经典教学向中华经典文本转化的方式及局限。本研究得出了如下几个结论:第一,教育性教学意味着教学必须要以道德作为最高的目标。赫尔巴特将多方面兴趣作为经典教学的直接目标,是帮助儿童形成审美判断进而过渡到道德判断的过程。同时,道德教育必然要以教学作为其形成稳固思想的重要路径。第二,经典教学必须要选择符合儿童道德发展需要,作为多方面兴趣联合点的文学和历史的经典著作。第三,分析与综合是帮助儿童获得清晰认识、建构自身稳定和谐的思想范围的重要方式。同时,基于兴趣激发的差异区分为语言教学和情节教学,前者更注重认识兴趣培养,后者更为聚焦同情兴趣。第四,赫尔巴特的经典教学思想绝不能完全适用于一切经典教学,应结合教育情境和教学内容做出调整与变革。也即是教学要实现教学内容的教育性,应依据教学内容确定适切兴趣的类别,分别利用分析和综合以使儿童获得清晰而系统性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