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在视空间工作记忆任务中的差异研究——来自行为和ERP的证据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0wchen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addeley1974年提出了工作记忆三成分模型,其中的视空间工作记忆(Visuo-Spatial Memory)是工作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产生、操作和存贮视觉信息,是一个短时存储系统.视空间工作记忆又包括几个方面:知觉组织、扫描,编码、储存,抑制无关或干扰信息,对知觉任务进行保持注意等,每个方面在个体之间都可能存在差异,已有研究从性别、年龄等方面对视空间工作记忆的个体差异进行过研究,本研究利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采用变化觉察的实验范式,分别从行为和ERP角度,对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在脑机制方面的个体差异进行了研究。  本研究包括两个研究,各包括两个实验.研究一中,实验一从行为层面考察不同延迟条件、不同记忆负荷下,场依存—场独立型被试在的客体工作记忆任务中是否存在差异.采用2×2×3三因素混合设计,自变量为认知方式(场依存;场独立),负荷(低;高)和延迟(短;中;长),其中认知方式为被试间因素,负荷和延迟为被试内因素,因变量为被试的检测反应的正确率.实验二从脑机制层面研究不同记忆负荷下场依存—场独立型被试在客体工作记忆任务中的脑电指标是否存在差异.采用2×2混合实验设计,自变量为认知方式(场依存;场独立),负荷(低;高),因变量为P300波峰、峰潜时和SP(slow cortical potentials,皮层慢电位)的平均波幅.研究二采用与研究一相同的实验设计,考察空间工作记忆任务中场依存—场独立型被试在行为和ERP上的差异.  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客体工作记忆任务中,低负荷任务的正确率高于高负荷正确率,时间延迟条件改变时,场独立个体的记忆成绩变化更大,中延迟条件下下的正确率显著高于短延迟和长延迟条件.  2.客体工作记忆高负荷任务时,中部脑区体现的心理资源量显著低于左右脑区;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在客体加工速度上没有显著差异.  3.客体工作记忆低负荷任务时,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在不同时间窗口大脑动态激活模式不同.编码阶段场独立被试对客体信息加工的过程波幅变化较场依存个体更明显;保持阶段的场依存个体受时间影响更明显,并且在高负荷条件下场依存个体投入了更多的心理资源对客体工作记忆任务进行保持.  4.空间工作记忆任务中,低负荷任务的正确率高于高负荷正确率,短延迟正确率高于中延迟和长延迟正确率.  5.空间工作记忆任务中,高负荷任务时场依存个体在编码前期比场独立个体投入了更多的心理资源;保持阶段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在不同时间窗口大脑动态激活模式不同:低负荷时,场依存个体在中顶—枕叶区表现了更大的SP波幅幅度,且在不同时间窗口内SP波幅差异显著;保持阶段高负荷时场依存个体激活更多的脑区,在保持阶段后期,场依存个体由负波变为正波的幅度更大,不同时间窗口大脑动态激活模式也不同.尽管场依存被试投入更多的心理资源,激活更多的脑区,但记忆成绩仍显著低于场独立被试,由此认为,该研究中场独立个体进行空间信息加工时能更有优势.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冰上项目的成绩有了较大的突破。有很多优秀运动员登上了世界最高领奖台,2010年的温哥华冬奥会,我国花样滑冰双人滑运动员申雪/赵宏博获得了该项目冠军,实现了奥运金
二十世纪后期,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国际间的竞争特别是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为了能够在新世纪人才培养和国民综合素质上立于不败之地,各国分别制定了面向21世纪的、以
随着课堂改革的逐步深入,研究性学习已经走进了信息技术的课堂。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亲身体验和合作交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
学位
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掷标枪运动的研究,过多的重点放在了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标枪运动的力学特征等方面,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标枪运动各阶段的阶段性技术特征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