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换房之小城镇居民社会保障研究——以天津市津南区为例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slac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破解小城镇建设的资金瓶颈,各地纷纷采取“宅基地换房”的运作模式,用土地收益弥补小城镇建设的资金缺口。由于天津市津南区率先实现示范小城镇建设全区域覆盖,并且具备以宅基地换房建设示范小城镇的良好基础和条件,本研究以津南区为例,分析宅基地换房之小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完善。通过研究天津市津南区以宅基地换房的小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分析当前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设计以及执行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改进当前社会保障设计,促进社会保障政策的执行,特别是如何扩宽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如何衔接小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与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提出政策建议。  本研究共分四个部分,以章节的形式体现:第一部分,导论,介绍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等;第二部分,文献回顾,总结了宅基地产权政策的发展,梳理了宅基地换房之社会保障研究的成果、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研究的成果以及小城镇社会保障研究的成果;第三部分,分析了天津市津南区宅基地换房之小城镇社会保险政策、社会救助政策以及社会福利政策;最后,第四部分,对宅基地换房之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进行若干思考,讨论了宅基地换房之小城镇居民的市民化待遇、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以及社区服务中心(站)的平台作用。  本研究认为示范小城镇居民理应享有完全的市民待遇。应调高宅基地换房之小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待遇,缩小示范小城镇居民与其他群体的待遇差距。在进行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先一步将市民权利与户籍脱钩,让示范小城镇居民充分享受市民化待遇。同时,应多渠道、全方位的筹集社会保障资金,才是资金筹集的根本途径。建议采用“五个一点”的筹集模式,即政府、集体、居民、企业、土地增值收益各出一部分。最后,要充分发挥社区服务中心(站)的公共服务平台作用。社区服务中心(站)不仅是政府公共服务的平台,也应是居(村)民自我服务、社会组织公益性服务的平台。
其他文献
学位
摘要:本文阐述了如何有效提高初中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方法。在注重提高学生整体语言能力的前提下,采取有效可行的训练方法,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技巧。  关键词:提高;初中学生;听力能力;方法  听力理解是中考英语考试的题型之一,所占分值达30分之多。由此可见,听的技能在英语这一学科中的重要地位,这也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性要求。为此,在中学阶段,教师必须抓好听力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然而听力是
在民风淳朴、物产丰富、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中原地区,曾经蕴藏和流传着丰富的民歌。这些民歌虽历经沧桑,但至今仍彰显着旺盛的生命力。如地处豫西南地区的西峡县西坪镇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