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稀土-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pplo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人们发现含稀土Gd3+离子的稀土、稀土-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或多维框架结构由于具有相对较小的相对分子质量以及长程磁有序作用使它们都具有非常大的磁热效应(MCE)。正是基于这样的研究背景,本论文选用分子量较小的阴离子CO32-,BO33-作为配体成功合成了稀土金属配合物,并系统地进行化合物的性质研究。  手性金属配合物因结合了手性化合物和金属簇合物各自的性质,有可能同时具有光、电、铁、磁、热和催化当中的两种性质,具有潜在的多功能开发意义。正是基于这样的研究背景,本论文选用手性氨基酸配体H2L成功合成了手性过渡-稀土金属簇合物,并系统地进行化合物的性质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根据金属配体法策略,基于简单阴离子配体的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磁热效应研究。利用简单阴离子配体CO32-,BO33-与Gd3+成功合成了两个稀土金属配合物[Gd2(CO3)3·3H2O](1)和[GdBO3](2),表现出较大的磁热效应,并探讨了金属离子、配体对化合物磁热效应的影响。  2.根据“金属配体法”策略,利用单一手性氨基酸配体H2L桥连LnⅢ离子和CuⅡ离子,得到了同构的手性金属簇合物Cu9Ln18(Ln=Gd3,Dy4,Tb5,Eu6)。含Gd3+离子的化合物3表现出一定的磁热效应-△Sm值为27.35J·kg-1·K-1(T=2 K,△H=7 T),但由于手性氨基酸H2L配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和金属间的反铁磁作用导致其磁热效应偏低。
其他文献
多孔陶瓷因其具有低密度、可渗透性、高耐热冲击性、高强度和高温下的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地应用于催化剂载体、气体分离、保温材料、轻质材料和多孔生物材料等领域。目前,通过聚
界面聚合法由于具有操作容易、条件温和、设备简单等优点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特别在近年来,利用界面聚合成功的制备了具有特殊性能的新材料,如膜、微胶囊、纤维、复合
摘 要: 近年来“微时代”成为人民热议的话题,微博、微信、微文化都是“微时代”的产物,自出现以来,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本文通过对“微时代”的研究,从个体角度、电视媒体角度及文化发展角度分析“微时代”给它们带来的发展与影响。  关键词: 微时代 去政治化 电视媒体 文化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智锋认为:“‘微’已经不是一种小群体的生存方式,不是一种偶发的行为选择,也不仅仅是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时曾指出:“任何一个思想观念,要在全社会树立起来并长期发挥作用,就要从少年儿童抓起。”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媒体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作为主流媒体,宁夏广播电视台少儿频道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要更好发挥出自己的作用。这要求少儿节目编采人员要深挖吃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制作出符合少年儿童欣赏能力、消化吸收能力的丰富多彩的节目,为培养健康的社
氟表面活性剂是最重要的特种表面活性剂之一,在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表面活性剂的各种应用均与其在气/液界面的吸附层结构密切相关。所以探讨氟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以及
随着光化学的快速发展,光氧化还原与不对称协同催化引起了许多化学家们的广泛关注。与传统的合成方法相比光催化反应的条件比较温和,对环境友好,可以直接将安全,廉价,丰富的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由此可见,采用光催化的方法来合成化学产品越来越受欢迎,本篇论文主要对在可见光照射下不对称合成一系列2,2-二取代吲哚-3-酮进行了探究。吲哚3-酮骨架广泛存在于吲哚衍生的生物碱中,它们也常用于吲哚类生物碱和生物活性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