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酶Q<,10>高立体选择性合成的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y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很多国内外科学家对辅酶Q10进行化学合成方法的研究,确定了以侧链直接引入和侧链延长为主的半合成法,以及全合成方法。我国对辅酶Q10的需求较大,但是至今尚无成熟的工业化合成路线,主要依靠从国外进口。本文以侧链延长法为基础,对母核化合物辅酶Q0的合成,短侧链的引入,茄呢基溴的合成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在辅酶Q0的合成中,以3,4,5-三甲氧基甲苯为起始原料,经过甲酰化,然后在酸性条件下分别用30%H2O2和重铬酸钾进行氧化,以60-70%的总收率制得了辅酶Q0,实验过程中,对已有的实验条件进行了很多优化,提高了收率,缩短了反应时间,并且简化了反应后处理。   在引入短侧链时,通过对几种方法的研究,最终用Diels-Alder反应将环戊二烯加成到辅酶Q0之上,这样,辅酶Q06位的碳原子就被活化,然后在NaH的作用下,短侧链可以很高的收率(93%)引入母核。引入侧链后,环戊二烯可以通过逆Diels-Alder反应很容易的除去。通过这种方法,作者已成功合成了辅酶Q1。   在将辅酶Q1转化为6-(4-苯砜基-2-丁烯)基-2,5-二苄氧基-3,4-二甲氧基甲苯时,通过醌的还原,酚羟基的保护,侧链双键的环氧化,环氧化物开环重排为烯醇,烯醇与苯硫氯加成后重排,然后再氧化等几个步骤得到了目标产物。   另外,本文也优化了合成茄呢基溴的条件,以较高的收率(93.7%)制得了产物,实现了对原料茄呢醇的高效利用。   总之,该研究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开发出关键中间体6-(4-苯砜基-2-丁烯)基-2,5-二苄氧基-3,4-二甲氧基甲苯,以及茄呢基溴的合成路线。该路线所用的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各步反应收率高,且分离提纯简单,不需要柱层析等分离手段,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及工业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的工作首先是制备了一系列的化合物CZnCl(n=12,14,16,18),并配制了不同组分的三个二元体系,采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技术对纯样进行了表征.然后对其结构和相变机理进
20(S)-喜树碱是Wall等人在1966年首次从植物喜树中分离得到的一个五环生物碱.由于它能通过作用于拓扑异构酶Ⅰ(Topo Ⅰ)来抑制DNA的复制和转录而发挥显著的广谱抗肿瘤活性,因
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介绍了含腙类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第二章描述了三个基于吡啶-2-甲酰胺水杨酰腙的单核配位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与结构特征.其中配合物[Cd(shap)(
致力于用作蛋白药物载体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微球的研制,已使用了诸如乳化法、相分离、溶剂蒸发、喷雾干燥、聚合物交联或烯类单体聚合等制备技术.然而,这些合成方法几乎均离
纳米粒子电化学开辟了纳米技术新方向并在多个领域展现出诱人前景。纳米复合材料可结合多个组分的性质甚至表现出协同效应,应用广泛,其合成方法和性能开发是前沿和难点。磁性
石墨烯、碳纳米管负载贵金属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已在电催化、多相催化和化学/生物传感等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特别是作为直接醇类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Pt纳米粒子复合物已经成为了研究时间最长、应用最广的催化剂材料。然而,金属Pt本身价格昂贵、资源匮乏,且Pt催化剂极易中毒,成为了Pt催化剂研究难以取得重大突破的瓶颈。这使得寻求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催化效率的Pt的替代催化剂材料成为了一项非常有研究价值的
硼酸衍生物可与邻(间)二羟基类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在分离、合成和检测等领域应用广泛。酶安培传感器以酶分子为识别元件,输出酶反应体系的氧化/还原电流信号,具有灵敏度高和选择性好等优点。酶固定是构建安培酶传感器的关键环节,各种纳米复合材料固定酶已成为近年的研究焦点。本学位论文中,首先简要综述了电化学酶传感器及硼酸-邻二醇反应的近期进展,随后主要基于几种双官能团硼酸化合物与酶糖基的反应,开展了酶固定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