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型综合医院急诊室自杀未遂患者自杀行为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城市大型综合医院急诊室自杀未遂人群的基本特征及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为自杀未遂者的心理干预和治疗、自杀的预防控制以及相关的研究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在长沙市某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科,用自制的“精神卫生与危险意外调查问卷”,对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在该急诊科连续接受救治的自杀未遂患者,由3位受到过心理学专业培训的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按照同性别和年龄(±1岁)匹配的原则,在急诊科按1:1随机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调查内容包括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济状况、健康状况、精神疾病、家里是否储藏农药及家族自杀史、社会支持、生活事件以及自杀意图等情况。访谈结束后由有经验的精神科医师根据访谈所收集到的资料按DSM-Ⅳ轴I诊断标准对每个研究对象做出精神病学的诊断。结果56名自杀未遂者中,男女性别比为1:1.82,平均年龄(35.43±14.14)岁,平均受教育年限(8.70±2.42)年;73.2%的患者自杀方式为喝农药或喝其它毒药(41/56),男女两组自杀方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杀发生的时间多发生在春夏季节以及白天;76.8%的自杀未遂者选择在自己家中(43/55),男女在自杀场所选择上有统计学差异(P=0.029);10.7%的患者有既往自杀史(6/56),男女在自杀未遂史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5%的自杀未遂患者符合DSM-Ⅳ轴I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7/56),依次为抑郁症(4/56,7.1%)、精神分裂症(2/56,3.6%)、酗酒和吸毒成瘾(1/56,1.8%)。37.7%(20/53)的患者自杀时现场有人在场(指面对面),现场附近有人或能看得见、听得见占20.8%(11/53);66.0%的患者没有采取任何防范措施者(35/53);64.2%的患者未与可能帮助自己者联系过或告知自杀企图(34/53);85.5%的患者没有后事安排(47/55);94.5%的自杀未遂者没有留遗言(52/55)。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及其比值比为:受教育年限(OR=0.105,95%CI:0.024-0.452)、独居(OR=3.750,95%CI:1.245-11.299)、婚姻状况(OR=3.000,95%CI:1.191-7.558)、社会关系状况(OR=4.800,95%CI:1.831-12.580)、自杀意图强度(OR=15.310,95%CI:2.906-80.672)、负性生活事件数(OR=1863.945,95%CI:12.037-88623.784)、社会支持总分(OR=0.015,95%CI:0.001-0.19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稳定婚姻(OR=6.302,95%CI:1.137-34.940)、独居(OR=8.766,95%CI:1.039-73.962)是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社会支持(OR=0.080,95%CI:0.008-0.804)是自杀未遂的保护因素。结论该大型综合医院急诊室自杀未遂者女性多于男性,喝农药和喝其它毒药是主要的自杀方式,自杀地点多选择在自已家中。社会支持是自杀未遂较强的保护因素,无稳定婚姻和独居是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Aβ25-35诱导SH-SY5Y细胞建立AD细胞模型。检测诱导细胞的凋亡情况,探讨凋亡机制是否与Notch信号通路以及TFF3的表达有关。方法:1.MTT法检测不同药物浓度、不同作用
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它对于经济持续增长、收入分配平等以及人与自然关系和谐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实现以增长、平等和和谐为主要内容的可持续发
<正>甲烷的取代反应是烷烃的特征反应,是中学生所接触的第一个典型有机反应,成功演示该实验对中学生理解取代反应的实质和掌握有机反应的特点尤为重要。而按现行教材(旧人教
小说人物对话翻译的话轮衔接问题并没有受到广泛的重视。话轮衔接既有显性的 ,也有隐性的。显性衔接主要是通过语法和词汇手段实现。但英汉两种语言在习惯搭配和思维习惯上有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一大批获得高学历的人才进入社会,这将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不过,目前的研究中很少涉及高学历人才对个体企业究竟能否起到预期中的作用。
根据2012年北京高校学生发展状况调查数据,对宗教信仰者群体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宗教信仰与个体特征存在一定相关性,不同性别、学历层次等条件下学生的宗教信仰情况具有显著差
<正>焰色反应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挥发性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的反应。一、焰色反应的实验1.实验用品:铂丝,酒精灯(或煤气灯),浓盐酸,蓝色钴玻璃(检验
目的通过分析肺部肿瘤患者术前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关系,结合患者术后肿块病理
为改善纤维素醋酸酯的热加工性能,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通过丙交酯的开环接枝聚合反应,制备了纤维素醋酸酯和聚乳酸接枝共桑物(CDA-g-PLA),利用FTIR、^1H NMR、DSC、XRD和TG对其结构
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工业事故频发,社会风险加剧。进入现代社会,新科技与新的生产方式不仅未能减少上述风险,反而使得人身安全在社会生活中的多个领域面临日益纷繁复杂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