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有机复合超分子层状光功能材料的组装及性能:实验与理论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jonnykang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超分子科学与化工,能源,环境,材料科学等领域不断融合,为新型功能材料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LDHs)是一类具有无机超分子结构的功能材料,其粉体材料已在功能助剂材料、医药材料、高性能催化材料等领域得到工业化应用。若将其进一步薄膜化,可为发展先进光电功能材料及相关器件提供研究基础,同时可基于超分子化学和固态化学原理发现新的科学问题。光能是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光功能材料是一类能对光能进行传输、吸收、储存、转换的材料。近年来新兴的含共轭结构的有机光功能活性材料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发光量子效率高、柔韧性好、色泽鲜艳、易于大规模生产等特点,其在光致/电致发光,染料激光器,偏振荧光,光学传感器,刺激响应型材料,非线性光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倍受各国科技界和产业界的关注。有机固态发光材料存在分子易于聚集造成荧光淬灭,光热稳定性较差等弱点,因此,如何提高光活性组分物质发光效率是该领域研究的重要问题。本论文从插层材料的超分子设计角度出发,结合有机光功能材料发展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LDHs为主体,光活性分子为客体,经插层组装和剥层组装构筑了系列新型无机/有机超分子光功能粉体与薄膜材料。以强化光功能为导向,以提高材料的发光效率和光学性能为研究目标,从实验和理论计算两方面对系列光活性分子(共轭聚合物,有机小分子,荧光配合物)/LDHs复合材料的超分子结构、电子结构、能级特征、主客体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具有优良发光性能的固态粉体与薄膜材料。同时探索此类材料的制备规律、结构与光功能关系。通过改变主/客体相互作用,客/客体相互作用,解决此类光功能材料的可控组装和发光性能优化及调控中的科学问题,发展了系列具有单色发光,多色发光,偏振荧光,双光子发射,近红外吸收与发光,智能响应荧光变色等性能的功能材料,为新型超分子结构光功能材料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在无机/有机超分子结构光功能材料的理论研究方面,提出无机LDH层板对层间有机光活性客体具有量子能垒的限域效应,可构筑一类具有无机/有机多重量子阱特性的复合光功能材料。采用实验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了此类新型量子阱结构的能级特征和性能优势。无机/有机杂化多重量子阱结构是插层材料主客体相互作用的集中体现和新的特征,为该类材料应用于光功能薄膜及光功能器件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2.基于层层组装方法得到了三种共轭聚合物/LDH超薄膜材料。分别以磺化聚对亚苯(APPP),磺化聚苯撑乙烯(APPV),磺化聚噻吩(APT)为发光客体与LDHs纳米片交替沉积,实现了蓝、橙、红复合超薄膜的有序组装。该材料具有结构有序,厚度可控、亮度均一等特点。与散发光客体,抑制其聚集体的产生,因此表现出发光性能优异、光稳定性强等特点,有望解决有机发光材料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了插层组装材料的光学性能提升。同时,探索了采用单体先插层后层间聚合的思想构筑聚合物组装LDH复合材料的可行性。3.基于阳离子功能分子无法直接引入LDH层间的科学问题,借助于自然界生物“共生现象”的启示,提出了将阳离子与聚合物阴离子共生于LDHs层间的思路,实现了光泽精和罗丹明6G阳离子型光功能客体与LDHs纳米片的组装,突破了LDHs主体仅能与阴离子组装的界限。此外,实现了金属配合物(邻菲啰啉钌、磺化酞菁锌)及有机小分子(花菁类染料)/LDHs超薄膜的构筑,发展了几种具有多重量子阱结构的偏振荧光及近红外发光的超薄膜体系。拓展了LDHs层状功能材料的组装范畴,丰富了插层组装体系及其应用领域。4.基于三基色原理,通过选取不同发光颜色(蓝、红、绿、橙)的构筑基元与LDH纳米片进行层层组装,得到几类具有异质结构的双色和三色发光超薄膜材料。通过调变发光基元、组装顺序和层数,实现了可见光范围内发光颜色的调控。超薄膜体现出良好的有序性和多色偏振荧光特征,有望应用于多色和白光偏振发射器件。本方法合成路线易行、可操作性和可调控性强,同时阴阳离子客体种类的选择范围广,为多色及白光超薄膜体系的构筑提供了新途径。5.利用LDHs材料丰富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因素(主体层板电荷密度、客体分子种类、层间插入量等),以二萘嵌苯,磺化罗丹明B,香豆素,苯并咔唑等阴离子为模型体系,对几种复合发光体系的发射光谱峰位置、强度、荧光寿命等光学参数进行调控,丰富了发光薄膜材料的组装原理。运用插层共组装方法,将表面活性剂作为第二客体与光功能分子共组装于LDHs层间,为有机光功能分子提供了高度分散的环境,抑制了聚集体的产生,实现了无机/有机复合材料发光性能的优化。同时,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荧光客体分子的层间距、几何结构、取向角分布,揭示了分子聚集态在超分子层状结构中的形成和解聚规律,为共插层组装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6.基于插层组装和剥层组装方法,制备了系列具有双光子发射,以及温度,压力和重金属离子响应的荧光变色和比率荧光变色特性的复合粉体与薄膜材料。同时,材料的刺激响应行为具有良好的可逆性和可重复性,有望应用于光学开关,传感器以及荧光防伪等领域。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周期性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插层组装光功能材料的刺激响应行为与阴离子客体在LDH层间的构象,分子排列和聚集态变化紧密相关。该工作对于智能材料的设计和构筑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2017年3月7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航运法治建设公约》签署仪式在浦东新区办公中心第一贵宾厅举办。市交通委副主任张林、浦东新区副区长陈希出席仪式并致辞,见证《公约
近年来,超宽带技术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由于短距离内高速传输数据、能与其他系统共用频段等特性,超宽带技术可以为无线局域网和个域网的接入技术提供低功耗、高带宽并且
近年来,中国气象局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气象工作,加大投资,逐步建设完善气象综合监测体系。气象监测要素种类不断增加,监测的空间密度不断加大、时间频率进一步加密,
[摘 要] 本文深入分析设计美学的三个要义,抓住现代工业产生的因素及其美学要求,阐述现代设计美学研究的范围,从广度和深度上加深对于设计美学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 设计 设计美学要义 工业设计 现代设计美学研究    设计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它的研究内容和服务对象有别于传统的艺术门类,设计艺术是一种智力型、整合性的系统创造活动。因此,设计美学也有别于传统的绘画和装饰,设计美学是一门应用美学,
随着上海水务信息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信息技术为水务系统提高办事效率、深化管理能力、拓展服务空间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水务系统核心机房作为水务IT价值的重要承载体和信息
期刊
如今,城市普遍存在道路拥堵、事故频发等交通问题,而随着互联网、无线通信及感应器等技术的发展,人们只需要通过车联网,即可满足安全、娱乐、导航、互动、通讯、远程控制和路况感应识别等多项需求,实现人、车、基站多方互动,构筑和谐交通生态系统,从而彻底改变人们
代理制是国际贸易的经营方式之一,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各种民商事活动越来越依赖代理人来完成。外贸代理制是代理制在外贸领域的具体体现,它是对外贸易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纳米Fe/Ni(nZVI/Ni)及纳米零价铁(nZVI),借助TEM、EDS、高效液相色谱仪等探究了Ni对nZVI/Ni还原水体中Cr(Ⅵ)的促进机制。结果表明,Ni的加入可降低Cr(Ⅵ
2015年8月22日,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创新科技国际联盟、北京中美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单位指导,由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德稻集团、IBM与第一财经共同主办的德稻全球创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年,是连云港市列为国家首批14个沿海对外开放城市34年。回顾连云港开发历程,给我们清晰展示了一个"一二三四"战略的运行轨迹,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