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稀土发光材料在照明、显示、探测等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研发高性能稀土发光材料是国家的重大战略。白光LED因其节能环保、长寿命、可平面封装等诸多优点使其成为第四代照明光源,而荧光粉是白光LED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蓝光LED+黄色荧光粉(YGA:Ce3+)合成的白光LED的应用已经商业化,但其显色指数低,无法满足照明要求。基于此,研发单一基质单激活剂的白光LED荧光粉具有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温度是生产、生活及研究中使用频繁的物理参数,测温的方法手段与技术非常重要。然而,传统的接触式测温已经无法满足小尺度、高腐蚀性等特殊场合的需要。因此,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响应速度快的非接触温度计的研发是十分有意义的课题。荧光温敏荧光粉的研究是发光材料领域的又一热点。第一部分,利用高温固相法成功制备出一系列不同掺杂浓度的Ca4Y6O(SiO4)6:x%Dy3+(x=1,3,5,7,9)荧光粉样品。对样品的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证明Ca4Y6O(SiO4)6:7%Dy3+的蓝光(4F9/2→6H15/2)与黄光(4F9/2→6H13/2)发射强度比近乎完美,其色坐标为(0.330,0.339),十分接近理想白光。此外,通过热稳定性研究,我们发现样品的发射强度和色坐标在室温至300℃范围内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综上所述,Ca4Y6O(SiO4)6:Dy3+作为单一相白色荧光材料,预期可为白光LED设计提供更多的选择。第二部分,通过共沉淀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浓度的Eu3+单掺羟基磷灰石样品(Hydroxyapatite,HA),通过XRD、SEM和PL研究了荧光粉的晶相、发光性能和温度依赖性。结果表明,单掺Eu3+进入了六角形晶格中,没有杂相或引起明显的相变。即使在室温下5D0→7F0的跃迁也很明显地劈裂成两个峰,分别位于573 nm和576 nm,表明Eu3+占据了两个Ca3+的位置,分别为Ca(II)和Ca(I)。变温荧光光谱结果表明羟基磷灰石单掺Eu3+可能用作一种潜在的光学测温材料。第三部分,利用价格便宜且材料易得的原材料(猪股骨)制备出了羟基磷灰石,采用高温固相法成功制备出了不同浓度的HA:Eu3+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确定了样品的晶相,利用荧光光谱对样品的发光性能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变温光谱对样品的测温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在298 K-573 K范围内最大相对灵敏度约为0.627%K-1,说明羟基磷灰石单掺Eu3+是一种潜在的温度传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