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的培养及鉴定目的采用新生大鼠大脑皮质制作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并培养传代进行鉴定和星形胶质细胞的纯度测定。方法使用生后3天内的SD乳鼠大脑皮质制成细胞悬液后,按107~109 /L个细胞接种于已用0.01%多聚左旋赖氨酸包被好的底面积为75cm2培养瓶中,放置于培养箱中(5%CO2,37OC)培养,采用含15%的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8天,通过差速贴壁和不同速度的摇床及逐渐传代纯化星形胶质细胞,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通过免疫荧光染色鉴定星形胶质细胞。结果使用差速贴壁法与摇床技术相结合可获得高纯度星形胶质细胞,并随逐渐传代更加纯化,细胞的形态逐渐发生变化,培养的细胞GFAP染色呈阳性,显示正常星形胶质细胞胞体呈多角星形,胞膜光滑,边界清晰,胞突较长,荧光染色显示GFAP阳性细胞占总细胞数比例在95%以上。结论通过新生乳鼠大脑皮质制作原代星形胶质细胞,使用差速贴壁法与摇床技术培养后可获得高纯度的星形胶质细胞。第二部分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缺营养损伤模型制作目的制作理想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的损伤模型,观察形态变化。方法使用生后3天内的SD乳鼠大脑皮质制成细胞悬液后,采用含15%的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通过差速贴壁和不同速度的摇床及逐渐传代纯化星形胶质细胞。采用PBS缓冲液代替培养基模拟缺营养模型,缺营养3小时后恢复营养,观察细胞缺营养前后形态变化。同时使用RT-PCR检测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GFAPmRNA表达的变化来明确缺营养损伤模型中星形胶质细胞对缺营养损伤的反应。结果缺营养3小时后部分细胞胞体变小,胞突变短,个别细胞呈圆形,复营养后大多数细胞胞体变大,胞突变长并相互交错,基本恢复缺营前形态,仍然可见少数细胞死亡漂浮在贴壁细胞层面上。RT-PCR检测发现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GFAPmRNA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强,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上述方法培养后可获得高纯度的星形胶质细胞,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可耐受一定的缺营养损伤,恢复营养后可基本恢复至损伤前的形态。第三部分甲基强的松龙对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中AQP4mRNA表达影响的研究目的研究甲基强的松龙对星形胶质细胞AQP4mRNA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对脊髓水肿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出生后3天内的SD大鼠大脑皮层进行星形胶质细胞培养,建立星形胶质细胞缺营养损伤的实验模型,然后进行不同剂量的MP干预。通过光镜观察缺营养损伤对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学影响,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性,使用RT-PCR检测星形胶质细胞AQP4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传至第三代在PBS液中作用3小时后,给予DMEM/F12培养基加15%胎牛血清同时予以不同浓度的MPSS干预6小时,各浓度点的AQP4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与MPSS剂量密切相关。结论MPSS可减弱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AQP4 mRNA表达,而且AQP4表达下降与MPSS的剂量相关,MPSS可能通过抑制星形胶质细胞AQP4的表达来减轻中枢神经系统水肿和减缓后期神经胶质瘢痕的形成,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