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维医分型及其放疗前后T细胞亚群、NK细胞改变的相关研究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ji1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维医分型及其放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改变的相关研究,并观察放疗后不同维医分型食管癌患者的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及近期疗效的情况。方法:运用维吾尔医学异常体液分型标准对放射治疗前后的120例食管癌患者进行维医分型,并在放射治疗前后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同时记录放疗期间的毒副反应及近期疗效。结果:(1)对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分别进行维医分型结果示:放疗前分布:异常黑胆质60例(50%)>异常粘液质33例(27.5%)>异常血液质18例(15%)>异常胆液质9例(7.5%);放疗后分布:异常黑胆质92例(76.67%)>异常胆液质15例(12.5%)>异常血液质9例(7.5%)>异常粘液质4例(3.33%),放射治疗前后维医分型分布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放射治疗前后120例食管癌患者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变化为:放疗后CD3+、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水平较放疗前下降、CD8+水平较放疗前升高,且放射治疗前后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3)放疗后维医分型为异常黑胆质与非异常黑胆质的患者放疗前后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变化示:异常黑胆质患者放疗后CD3+、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水平与放疗前比降低,而CD8+水平较放疗前升高,且放疗前后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异常黑胆质的患者与其放疗前比较CD3+、CD4+、CD4+CD8+比值、CD8+及NK细胞水平与放疗前变化不大,且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对放疗后异常黑胆质与非异常黑胆质的食管癌患者放疗中发生的毒副反应及近期疗效进行比较,发现两者之间有差异性,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治疗前后异常黑胆质是食管癌的主要维医分型;且放射治疗使异常黑胆质型食管癌患者增多;放疗后维医分型为异常黑胆质的患者免疫功能受损更严重,更易发生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的毒副反应且近期疗效不理想。
其他文献
我们以往研究发现,大脑皮层SmI区——尾核——丘脑束旁核(parafascicularnucleus,Pf)通路可能在针刺镇痛中发挥重要作用.尾核虽有直接向Pf投射的神经纤维,但更多的是经苍白球
御風飞翔  11月20日,以色列,一群跳伞者从近4000米的高空跳伞,坠落过程中尽情舞动和翻跟斗。杠上了  11月17日,泰国素林府,一年一度的“素林府大象节”举行。
近期对某地方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发现信贷资产质量呈快速下滑趋势,信贷风险的内部制衡机制十分薄弱,信贷业务的风险评估、审查、审批操作流程有失规范,严重威胁着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安全和平稳健康发展。因此分析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是当务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调查发现信贷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管理工作薄弱,信贷档案资料不齐全完整  由
观察茂己饮1号方对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治疗作用,同时观察其对患者及大鼠胃排空的影响.从而,确认了以滋养胃阴为原则,可促使胃排空的新观点.为茂饮1号方可
阳明腑实证是临床常见的中医证侯,外科多种疾病状态都可出现阳明腑实证.目前,对其肠粘膜屏障功能改变及其所产生的内毒素血症、炎性细胞因子反应等尚缺乏深入研究.该课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