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创伤后人脑皮层蛋白质组表达变化的研究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K0803_tang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脑创伤是一严重的临床疾患,往往伴随着复杂的病生理反应,反复多变的临床症状,成为目前神经外科领域的诊断、治疗、判断预后的难点之一。近期的研究表明,原发性脑创伤可引发一系列分子、细胞的级联反应,产生基因、蛋白质表达变化,导致神经细胞损伤或死亡。 为了进一步研究脑创伤后病生理变化的机制,我们在本次研究中的目的就是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主要包括双向电泳技术、生物质谱分析),分析神经组织或细胞中的蛋白质组在脑创伤后表达的变化,进一步阐明脑创伤后的病生理演变机制。通过研究,试图发现可以用于提示病情变化、判断预后的生物标记物,指导治疗的靶标。 人脑创伤后蛋白质组表达变化研究的前提,就是首先构建完整的、高质量的、良好重复性的人脑皮层蛋白质组的双向电泳表达谱图。因此,在第一部分中,我们的目的是建立适用于分离人脑组织皮层总蛋白的双向电泳的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第二部分的研究目的是在重度脑创伤后急性期内,发现人脑创伤皮层中的产生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组。由于致伤程度的不同,可导致临床症状和预后的不同。在第三部分中,对于不同程度的原发性脑创伤,所导致的差异蛋白质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 方法:在第一部分中,手术中获取的19例受伤人脑皮层组织标本,通过应用适合神经组织裂解液提取总蛋白,采用双向电泳(等电聚焦、SDS-PAGE)分离蛋白,通过考马斯亮蓝R-350、硝酸银对于2D胶进行染色,构建高重复性人脑蛋白双向电泳的图谱。 在第二部分中,选取在脑创伤急性期内,伤后不同时间的人脑皮层进行差异蛋白质组研究。所有脑创伤标本均来自重型颅脑创伤后的病人,急症GCS评分小于8。以切除左额叶的挫伤皮层脑组织作为本次研究的标本。在本次研究中,总共选取11例成年人的创伤标本,其中男性9例;女性2例,年龄
其他文献
周围神经缺损是临床常见的病症, 其可由机械性、热性、化学性、先天性或病理性等因素所引起, 如果未能得到及时修复或修复不佳,将导致运动、感觉功能的丧失和疼痛性神经炎的发
近年来,名物写作已成随笔散文写作的重点。按"名物"所释,故作者特重名目与物产。《管锥编》中所引蜀地名物,藏之于各卷各条,皆申钱锺书先生谈艺抒情和观世用理之大义,以见先生
目的探讨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急性血源性假体周围感染的治疗中,应用保留假体清创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2年1月至2014年9月,我院应用保留假体清创术结合抗生素治疗
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任重道远,既要借鉴上海自贸试验区的理念和经验,又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凸显新疆临近中亚特色和区位优势,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平台作用,推动中国新疆与中亚
前言 一个运动神经原与其支配的骨骼肌纤维构成一个运动单位。运动单位的各组成部分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结构的完整性是行使生理功能的基础。运动单位的任何一部分受损,都
液体动力学优化液体治疗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目的:应用液体动力学的数学模型和物质守恒定律动态分析不同病理生理条件下液体在体内的分布、排泄的时间过程,为临床合理的液体治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网络嵌入被认为对企业经营具有重要影响,但已有研究对其如何影响企业绩效作用机理还缺乏系统的实证研究。将社会网络、知识获取和经营绩效3个方面的理论研究结合起来,以知识
国务院2010年1月12日正式批复下发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该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规划范围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