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粮食政策是国家或地方政府对整个粮食产业进行调控和管理的最主要的工具和手段。无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在粮食短缺情况下,还是在粮食供大于求情况下,无论是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还是从我国的历史经验来看,粮食政策决定着粮食的生产和流通,直接关系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利益,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全局。财政粮食政策作为国家粮食政策的核心,对粮食政策起着举足轻重的支撑作用。所以,对财政粮食政策的研究和探讨一直受到国内外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所要研究的是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黑龙江省的粮食财政补贴政策改革。首先,阐述了粮食政策及财政粮食政策的概念,对粮食安全、农业保护、比较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等财政粮食政策依据理论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国内外在财政粮食政策领域的研究现状;其次,通过对黑龙江省现行财政粮食政策的系统剖析,论证了现行粮食政策改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借鉴美国、欧盟和日本现行粮食政策和对黑龙江省特殊省情、粮情分析,提出对黑龙江省财政粮食政策的改革构想,并对改革风险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如何实现财政粮食政策改革的目标,解决改革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对策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本文通过对国家及黑龙江省现行粮食政策及财政粮食政策的分析,结合黑龙江省特殊的省情、粮情,在借鉴美国、欧盟、日本和巴西等国家粮食政策及财政粮食政策的基础上,对黑龙江省的财政粮食政策改革思路及模式进行探讨,目的是能够建立起一个紧紧围绕黑龙江省的实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农民利益进行有效保护,符合世贸规则和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运转高效的粮食流通体制,以期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战略的实施提供政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