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接骨木三个品种(耐盐碱品种、天然红1号品种、青州15号品种)的四个药用部位(根、茎、叶、果实)的中药鉴定学特征、化学成分含量进行分析,通过比较接骨木三个品种药材间的差异,筛选出质量好的接骨木品种。方法:采用中药鉴定学的方法,研究接骨木三个品种的原植物特征,药材的性状特征、显微特征、粉末特征;参考2015年版《中国药典》及相关文献,对接骨木三个品种药材的总多糖、水溶性多糖、总黄酮、总三萜、总酚酸、花青素、熊果酸、齐墩果酸、没食子酸、芦丁、槲皮素、莫诺苷、原儿茶酸进行含量测定;采用GC-MS色谱对接骨木三个品种药材茎、叶、果实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其化学组成。结果:接骨木根、茎、叶、果实的中药鉴定学特征明显。从原植物形态特征上分析,接骨木三个品种在植株大小、叶型变化、花色、果实颜色上均有细微差异。比较了接骨木三个品种药材根、茎、叶的横断面特征,发现根和茎中各组织的比例、叶脉维管束数目、油细胞的多少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叶粉末的区别主要在表皮细胞的形态、腺毛及簇晶的形态等方面;果实粉末的区别主要在网格状细胞的形态、色素块及油管的形态等方面。通过主成分分析,进一步评价不同样品质量,结果发现,果实和叶在综合排名中较靠前,其结果与其定量测定结果基本吻合。天然红1号品种根皮多糖、水溶性多糖和莫诺苷含量最高,分别为161.09 mg·g-1、61.18mg·g-1、8.33 mg·g-1;黄酮、芦丁、槲皮素在天然红1号品种叶中含量最高,分别为71.93 mg·g-1、4.09 mg·g-1、3.57 mg·g-1;三萜在天然红1号品种果实中含量最高,为47.84 mg·g-1;酚酸和花青素在耐盐碱品种果实中含量最高,分别为11.25 mg·g-1和94.32 mg·g-1;耐盐碱品种茎中齐墩果酸含量最高,为1.41 mg·g-1;耐盐碱品种叶中熊果酸、没食子酸含量最高,分别为2.12 mg·g-1、0.34 mg·g-1;青州15号品种根皮中原儿茶酸含量最高,为0.12mg·g-1。挥发油成分鉴定结果:三个品种药材中茎含有的挥发油成分最多,其次是叶,果实最后;其中耐盐碱品种茎中含有109种挥发油成分,居首位。结论:天然红1号品种接骨木药材质量较好,叶和果实部位药材质量较好,为接骨木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