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了解手术室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护士工作满意度的现状,探讨手术室人力资源管理中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有影响的重要因素及两者相关性的大小,为护理管理者在手术室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选用曹颖教授设计的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和自行设计的护士一般资料调查表,采取问卷形式进行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北京阜外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附属盛京医院四所三级甲等医院的手术室护士共310人进行调查。采用构成比描述手术室护士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和护理工作情况等定量资料;采用均数与标准差描述手术室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手术室一般人口学资料和护理工作情况资料与工作满意度及各维度进行单因素影响分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护士工作满意度影响的重要因素。统计学检验水准为0.05。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1、被调查的手术室护士教育程度水平最初学历为中专或高中学历的人员及聘用制护士占很大比例,超过总体护士半数;工资待遇总体水平较低。2、手术室护士总体工作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九个维度中“被认可与表扬”得分最高,“工资与补贴”得分最低。9个维度的满意度评分按照升序排列依次为工资与补贴、家庭与工作间的平衡、管理与医院的政策、个人及专业的发展机会、排班安排与工作条件、人际间关系、职业本身的特点、成就与责任、被认可与表扬。3、影响手术室护士工作总体满意度的变量有日平均工作时间、院内继续教育频率和科内继续教育频率,三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院内培训每月一次和科内培训每周一次分别在六个方面的维度获得的护士工作满意度高于其他频率培训者。4、不同专业组的护士在“排班安排与工作条件”维度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轮转时间频率对“个人及专业发展机会”、“被认可与表扬”、“排班安排与工作条件”、“职业本身特点”、“管理与医院政策”维度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接受过弹性排班和未接受过弹性排班的手术室护士对各维度的满意度根据目前研究结果不能认为有差异。结论1、手术室护士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仍有待提高,提示管理部门应逐渐建立和完善管理体系,改善手术室人力资源结构现状。2、手术室护士的总体工作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管理者应通过改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提高护士总体工作满意度。3、院内和科内继续教育的频率是手术室护士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手术室管理者应建立持续有效的继续教育方法,即采用每月一次的院内培训和每周一次的科内培训方法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使手术室人力资源管理达到良性循环。4、手术室管理者采用科学的方法完善手术室工作模式,在医院各部门的协调下重整手术室护士工作的流程和内容是提高手术室护士工作满意度,推动护士自身及手术室护理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