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类调节性T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发病率最高的过敏性疾病之一;是变应原与特异性IgE结合所导致的速发型变态反应在鼻腔黏膜的局部表现。AR症状控制不佳会导致夜间睡眠质量受损、白天疲乏,进而显著影响患者的工作或学习效率和总体生活质量。AR的发病机制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但确切的病因尚不清楚。近年来研究发现与AR发病相关的T细胞模式由传统的Th1/Th2模式转变为与Thl、Th2、Th9、Th17、Tfh及调节性T(Treg)细胞关联型模式;Treg细胞是其中唯一发挥炎症负性调节作用的细胞类型,而其余细胞亚群均与炎症反应呈正相关。Treg细胞在维持自身免疫耐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相当一部分免疫调节作用是借助于IL-10、IL-35、TGF-β等负调节细胞因子进行的。最近有研究表明变应性哮喘患者体内CD4+Treg细胞和CD8+Treg细胞数目减少,但是少有研究常年性持续性中重度AR患者体内CD4+Treg细胞和CD8+Treg细胞的变化以及这两种细胞与三种细胞因子之间的联系。目的:本实验主要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分析常年性持续性中重度尘螨过敏AR患者外周血中CD4+Treg细胞和CD8+Treg细胞水平变化、研究这两类Treg细胞在AR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采用双抗体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技术测定常年性持续性中重度尘螨过敏AR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10、IL-35、TGF-β)浓度,探究各细胞因子在AR发病中的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两类Treg细胞亚群及三种细胞因子在AR发病机制中可能的联动作用。方法:选取从2020年5月至2020年10月之间就诊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且年龄介于18-60岁之间符合常年性持续性中重度尘螨过敏诊断标准的AR患者40例为实验组,另随机选取年龄与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0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取晨空腹前臂静脉血2份(5ml+5ml),其中一份血样经离心、裂红、洗涤等处理后使用流式荧光标记的鼠抗人细胞表面单克隆抗体(共5种,分别为APC-Cy7标记的细胞表面CD3单抗、FITC标记的细胞表面CD4单抗、BV510标记的细胞表面CD8单抗、BV421标记的细胞表面CD25单抗、BV711标记的细胞表面CD127单抗)染色;调节补偿后上机检测各样本并得出二维流式散点图,按照一定顺序设门分离出CD4+CD25+CD127low/-(CD4+Treg)细胞并观察其占CD4+T淋巴细胞中的百分比(%)、再从淋巴细胞中分离出CD8+CD25+(CD8+Treg)细胞并观察其占CD8+T淋巴细胞中的百分比(%)。另一份经离心冻存后分别使用人IL-10、IL-35和TGF-β ELISA检测试剂盒按照加样、加酶、洗涤、染色等步骤测定各样品中3种细胞因子在450nm波长处的吸光度、代入标品曲线回归方程式并计算出所有实验对象外周血中3种细胞因子的实际浓度(单位pg/mL)。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CD4+Treg细胞和CD8+Treg细胞所占百分比以均数±标准差(X±SD)表示(单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中3种细胞因子浓度以均数±标准差(X±SD)表示(单位为pg/mL)。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数据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实验组CD4+Treg细胞、CD8+Treg细胞亚群与3种细胞因子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进行分析并计算出相关系数r。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对于外周血中CD4+Treg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实验组(AR患者)较对照组(健康人群)明显降低(P=0.000<0.05);而对于外周血中CD8+Treg细胞占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实验组(AR患者)较对照组(健康人群)明显降低(P=0.000<0.05)。对于外周血中血清IL-10和IL-35浓度,实验组(AR患者)较对照组(健康人群)均明显降低(P=0.000<0.05,P=0.000<0.05);而对于外周血中血清TGF-β浓度,实验组(AR患者)较对照组(健康人群)明显升高(P=0.000<0.05)。分析实验组(AR患者)外周血中各细胞与细胞因子间关联性后发现仅CD4+Treg细胞百分比与IL-35浓度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r=-0.334,P=0.035)。结论:1、CD4+Treg细胞数目的减少在AR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与其对环境变应原的异常Th2型免疫反应的抑制作用降低有关;2、AR患者中CD8+Treg细胞数目的减少与AR的发病有关,这可能是由于其抑制性作用降低所致;3、IL-10分泌机制受损与AR发病有关,该受损机制可能会导致变应原免疫耐受失调;4、IL-35浓度的降低可能与AR的局部炎症有关,且提升AR患者体内IL-35浓度有望成为未来的治疗方向;5、常年性持续性中重度AR患者体内的TGF-β浓度主要表现为升高,这可能与其促炎作用有关。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及目的:乳腺癌目前已经被认为是全球女性癌症患者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它通常也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妇女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病因。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针对癌症每年的评估报告表明,2012年,估计全球有170万例乳腺癌患者,占所有癌症病例的25%,其中521,900例乳腺癌相关死亡病例,占所有癌症死亡的15%。在南美、非洲和亚洲的许多国家乳腺癌年均发病率在不断增加,且逐渐发展趋向年轻化[1]。
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是一种能够引起宿主产生严重免疫抑制和多种恶性肿瘤的疾病,最早发现于1908年,在我国被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该病病原为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属于反转录病毒科、正反转录病毒亚科、甲型反转录病毒属、禽α反转录病毒,该病毒既可水平传播又可垂直传播,影响鸡群生产性能,对养禽业危害严重。根据以往的报道,主要将感染鸡群的AL
目的和意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好发于老年人群。对于早期患者而言,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HTO)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纠正下肢的异常力线来减缓过早的关节退变和避免膝关节功能障碍。该手术技术的关键在于获得良好的下肢力线。下肢力线的矫正不足以及矫正过度均会导致并发症的出现,影响手术效果。
致病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杆菌、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以及产气荚膜梭菌是兽医临床的肠道病原菌,对猪病的发生以及公共卫生具有一定影响,做好其临床监测具有重要价值。抗菌药物在猪细菌病的治疗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但由于不合理的使用,使得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加,科学合理使用抗生素已经成为重要的产业需求。为了解规模化养殖场中重要病原菌的流行情况,采集了江苏省部分地区腹泻猪肛拭子493份。建立了 PCR方法对致病性大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舌象与中医证型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为中医辨证论治与西医临床检验结合诊断急性缺血性卒中提供理论依据,最终为防治急性缺血性卒中提供临床诊疗新思路。方法:采用填写调查表的方法收集15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一般资料、舌象信息、临床检验指标结果等,并通过Microsoft Excel进行整理统计,用SPSS 27.0软件分析结果。结果:1.一般流行病学特征:①性别分布:男性
近年来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开展,国内各大专院校开始以多元化的招生方式接收更多的适龄群体,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但高等教育受众规模扩大和模式转变导致在校生数量激增,部分高校原有基础设施在数量和功能方面难以匹配在校师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需求。因此,近年来高校基础设施的新建和改扩建工程总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和税收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而对连年财政赤字的部分地方政
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hicken infectious anaemia virus,CIAV)是鸡传染性贫血病的病原体。由于缺乏有效监测技术与防控措施,当前CIAV在世界各地的家禽养殖场普遍存在。CIAV感染可引起雏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抑制和全身淋巴萎缩,继发感染,对全球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建立有效的CIAV检测技术,本研究在开展CIAV分离鉴定的基础上,制备了CIAV核酸定性标准样
背景: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长期位于我国癌症之首,且预后较差。早期肺癌通常表现为肺部结节。目前较少研究分析肺结节的超声图像特征与肺结节性质的相关性,并且尚无预测模型纳入肺结节超声图像特征。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肺结节的支气管超声图像,寻找预测肺结节良恶性的相关特征,构建肺结节的恶性预测模型,建立基于支气管腔内超声(endobronchial ultrasonography,EBUS)图像特征的评
目的:1.调查苏北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肺癌合并COPD患者的诊断和职业现状。2.比较肺癌合并COPD组和单纯肺癌组的临床特征。3.初步探讨NSCLC合并COPD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1.选取江苏扬州苏北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6年6月1日到2020年6月30日经病理组织学诊断的原发性肺癌患者共979例临床资料,其中经肺功能检查确诊为COPD者146例;患者未行肺功能检查,但依据患
第一章分层应变技术评估乳腺癌化疗所致心脏毒性的应用研究目的和意义: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评估乳腺癌患者经蒽环类药物化疗后的左心室收缩功能损伤状况,探讨其在监测化疗药物所致心脏毒性方面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本研究于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共纳入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甲乳外科手术治疗后病理诊断为乳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