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随着年龄的增加,动脉硬化日趋严重。近来研究表明脉压(pulse pressure)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子,也是反映血管硬化的一项重要指标,而脉压指数(pulse pressure index,PPI)同PP一样是评价血管顺应性的指标之一,并和PP保持良好的一致性。近年来,超声法评价大动脉顺应性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断动脉硬化提供有价值的资料。主动脉在总体动脉顺应性中所占比重较大,所以检测大动脉的顺应性作为估价血管功能损害程度是一有价值的指标。 本研究应用超声法经胸壁检测健康中老年人升主动脉内径,并测血压计算出脉压指数,探讨健康中老年人脉压指数、升主动脉内径与增龄的关系,借以了解健康人随增龄与脉压指数和升主动脉内径的相关性。 方法和对象 1.研究对象:在中等生活水平的社区随机选择既往无明显心、脑、肺、肝、肾、高血压、糖尿病、肿瘤、风湿性疾病、慢性感染等疾病史的中、老年人,经问诊、体格检查后再给予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肾功、血脂、血糖、心电图、胸片等辅助检查,筛选出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的受检者204例。分为四组,30~44岁组,男26例,女26例;45~59岁组,男26例,女25例;60~74岁组,男25例,女25例;≥75岁组,男28例,女23例。 2.主要仪器:日立747全自动生化仪,玉兔牌水银血压计,体重仪,美国HP 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等。 3.研究方法: 3.1 血压的测量:受检者半小时内禁烟,在安静环境下休息15 min以上,根据Krotkoff 5期法,进行血压测量,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为脉压。脉压与收缩压之比为脉压指数。 3.2 心脏超声测定:采用美国HP 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进行常规检查,测量主动脉内径时取升主动脉内径值。 3 .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IO.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t检验和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实验结果 1.不同年龄组体重指数和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的比较(见表l) 由表1可见不同年龄组TG,HDL,LDL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不同年龄组GLU,BMI,TC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2.不同年龄组血压、脉压、升主动脉径的比较(见表2) 由表2可见不同年龄组与30一科岁组比较SBP、PP、Ppl、DBP差异有显著意义,其中DBP前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75岁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Ad各组之间比较虽有上升趋势,但前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只与)75岁组比较有显著性。 3.不同性别各年龄组间血压、脉压及升主动脉径的比较(见表3) 由表3可见无论男女Ad随增龄有上升的趋势,但男性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意义,而女性各年龄组比较30一44岁组、45一59岁组与)75岁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由表3还可见无论男女PP、PPI随年龄有上升的趋势,30一44岁组与其他年龄组比较,与60一74岁组和)75岁组差异有显著性,与45一59岁组比较差异无显性。同年龄组男女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4.增龄与血压、脉压、脉压指数、升主动脉径的相关性(见表4) 由表4可见SBP、PP、PPI、Ad均与年龄呈正相关,而DBP与年龄呈负相关。讨论 在大动脉,随增龄钙盐进行性沉积、弹性蛋白受损并断裂,同时胶原纤维的数量和交联形成增加,从而导致血管壁顺应性变差,血管硬度大,血管硬化程度增加。有研究指出PPI是评价血管顺应性的指标之一。目前对于脉压指数、脉压、升主动脉径的研究多集中在高血压、冠心病等病理基础上,对于健康中老年人的脉压指数、脉压、升主动脉内径随年龄变化的研究国内缺乏详细报道。本研究测量健康中老年人升主动脉内径和血压,并计算出其PP和PPI,研究它们随增龄的变化。 从本次调查可以看出脉压指数、脉压和升主动脉内径随年龄的增加可以有很大的变化。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增龄,脉压指数、脉压和升主动脉内径均有增加的趋势。本研究中的受检者均为各年龄段中排除慢性疾病的健康人,说明在近似生理状态下,随增龄动脉顺应性逐渐降低,动脉硬化逐渐严重,这也可能是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增加的原因之一。 本研究发现无论在男性组还是在女性组,30一44岁组分别与60一74岁组及〕75岁组比较脉压指数、脉压差异有显著意义。但与45一59岁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提示健康人在60岁前脉压、脉压指数随增龄虽有变化,但变化程度没有60岁后明显。说明在尽可能排除疾病影响的情况下,60岁后动脉硬化速度加快,动脉顺应性明显降低。本研究中同年龄组比较男女之间脉压指数、脉压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说明性别在脉压指数、脉压随增龄的变化中影响不大。 本研究中我们还注意到随着增龄,升主动脉内径有增加的趋势。但男性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意义,而女性各年龄组比较30一科岁组、45一59岁组与〕75岁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提示性别因素可能是大动脉管径随增龄变化的影响因素之一。除雌激素的作用外是否还存在其他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至于男性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除了无雌激素影响外考虑可能与本研究受检者均为健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