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鹘文《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句式标记研究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tago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回鹘文《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以下简称回鹘文《玄奘传》)的各种句子类型的句式标记的描写,对标记使用情况的分析,以及和其现代语言中的句式标记的对比研究,明确一些词汇作为句式标记的作用,归纳总结了句式标记的位置、性质等方面的特点,探讨了句式标记和句式质之间的关系,梳理了标记的语法化过程。   句法研究是古代突厥语语法研究的薄弱领域,对古代突厥语的句式标记没有进行过系统完整的研究,本论文将弥补这一领域的不足。目前古代突厥语研究中与汉文文献的对比大部分属于语音、词汇的借入、语段基本意义等方面的简单对比,本文将更深入地进行两种古代语言语法层次的对比。   对古代突厥语回鹘文文献《玄奘传》句式标记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系统、更完整地认识古代突厥语的句法结构、相关虚词的使用,使我们进一步地了解从缺少形态标记的语言到形态标记丰富的语言(即从汉语到古代突厥语)的转换模式,更明确地理解古代回鹘文献原文所表达的意义。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对比法,主要通过和古代汉文文献的对照和其他文献中的使用情况的对照确定回鹘文各种句式标记的使用情况、使用条件以及和其他语法范畴的关系,首先确定汉文文献的句式,再确定在回鹘文文献中对应的语句,对这些语句进行分类,归纳标记的使用情况,再依照回鹘文文献中找出所有使用这些标记的情况,再进行总结归纳。同时参考译者的其他作品和其他时代的回鹘文献,进行比较。在语言的分析与描述中还使用语言描写法和翻译理论等。   研究不可避免的问题主要包括从汉文文献入手进行研究的准确性问题、例证的充分性问题、文献的残缺对释读的影响等,主要通过不同层级的对照,尽可能采用可以确定的句子为例。
其他文献
在二十世纪中叶的苏联文坛上曾出现过一位英年早逝的作家,他就是万比洛夫,在他短暂的三十五年里,创作的作品屈指可数,但是在他那如同流星般短暂而又璀璨的一生中所创作出的仅
开放型作业力求让学生的知识不停留在领会的水平,使它转化为相应的技能后,应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把抽象的数学变为学生看得见的数学事实,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物化”;让学生走
期刊
《霜叶红似二月花》是茅盾众多小说中比较特别的一篇,它不再紧跟时代的步伐,而是特地与历史拉开了距离。茅盾在四十年代完成了小说的前十四章,又在七十年代的语境下完成续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