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郴州地区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E.coli)分离株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 ESBLs)的阳性率、产酶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产酶株的ESBLs基因型。为临床合理治疗产ESBLs的E.coli感染,追踪本地区产ESBLs的E.coli分子流行病学的变化,控制E.coli耐药株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方法自郴州地区某三级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中收集鉴定415株大肠埃希氏菌临床分离株。ESBLs表型检测方法均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推荐的标准纸片琼脂扩散法,确认试验采用双纸片法。用Kirby-Bauer法检测415株的大肠埃希氏菌对16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并对其标本来源和病区分布进行分析。根据GeneBank中具有代表性的3种基因型基因设计引物,PCR扩增,琼脂糖电泳检测ESBLs产酶株的ESBLs基因型。结果郴州地区大肠埃希氏菌ESBLs的总检出率为50.84%,其中ESBLs检出率较高的科室为普外科、泌尿外科及脑外科。所有大肠埃希氏菌分离株均对Imipenem和Meropenem敏感。产ESBLs株对其他14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均高于非产酶株。211株细菌中,有63株细菌扩增出特异性TEM型酶基因片段片段,77株菌扩增出特异性SHV型酶基因片段,49株菌扩增出特异性CTX-M型酶基因片段。有1株大肠埃希菌同时扩增出TEM、SHV和CTX-M三型酶基因片段;同时扩增出TEM和SHV酶基因片段的细菌有5株;同时扩增出SHV和CTX-M酶基因片段的细菌有4株。结论1.本地区ESBLs检出率较高,分布科室有特殊性,产ESBLs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高于非产酶株。2.郴州地区目前已有TEM、SHV和CTX-M三种亚型的ESBLs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