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影中战后“美国梦”主题的文化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7506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梦”一词最早出现在詹姆斯·亚当斯1931年所著的《美国史诗》中,但是纵观历史,美国梦的概念发轫于清教徒的北美殖民经历,历经数百年,美国梦作为美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历久弥新,其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美国梦既是民主、自由、平等、个人主义、成功、财富等主题的集中表现形式,也是美国人民特定生活实践的忠实反映。因此,理解美国梦是分析美国文化的重要切入点。美国电影是理解美国梦不可替代的大众媒介。一方面,电影借助于其技术手段以直观化的方式呈现了概念化的美国梦,以艺术或娱乐的形式阐释了美国梦的主题。另一方面,电影又凭借其商业逻辑和大众传播力量,成为美国梦主题的形塑者和倡导者,通过精妙的电影叙事鼓励美国人民在现实生活中不断追寻美国梦、实现美国梦。目前,国内关于美国梦发展文化史的相关研究数量较少。已有研究大多聚焦于单部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中的美国梦,以文学或文化批评为理论基础,以美国梦的幻灭主题为研究问题,未能在历史纵深里有效考察美国梦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主题流变。此外,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梦主题及其产生的文化语境的研究更为少见。论文首先以文化史意义上的美国梦的历史发展为基线,在美国历史的语境中,系统梳理了美国梦在殖民时期、建国时期、民主时期和战后时期的出现、确立、波动和发展的历程。其次,以反映战后时期美国社会文化的电影为素材,以战后丰裕社会、冷战意识、激进社会运动及全球化等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论文着重分析了美国梦中平等、自由等经典主题的新内涵,以及拥有郊区房产、张扬个性等美国梦的新主题。论文通过电影这样的感性直观素材,系统地勾勒出美国梦经典主题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内涵以及美国梦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主题,是对于国内相关研究的有益补充。
其他文献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研究了南方典型粘土坡面土壤侵蚀过程及降雨强度、降雨量、坡度对坡面产流产沙量的影响,建立了试验条件下坡面土壤侵蚀模型。结果表明:(1)试验条件下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探索党建工作的新办法,新途径,使党建工作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符合服务于企业中心工作的要求。探讨如何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创建党建品牌,使党建工作贴近生产经
本文从物理农业的角度,论述了电功能水在果树生产上的具体运用,详细介绍了电功能水产生的机理,电功能水的杀菌原理,电功能水在实践中的具体操作,包括强酸水与强碱水的物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