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为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40-50%的AML患者为正常核型,但研究发现正常核型的AML患者预后差异很大。其中FLT3突变是正常核型AML最常见的分子遗传学异常,对患者的疗效、预后有重要影响。[目的]分析癌基因FLT3-ITD/TKD突变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复发前后的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2007年8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收治、在初诊及复发后均行了FLT3-ITD/TKD检测的23例AML患者。初诊时FLT3-ITD/TKD突变阳性患者(简称FLT3+组)12例,FLT3-ITD/TKD突变阴性患者(简称FLT3-组)11例。随防至2011年12月31日。分析两组患者临床基本特征、复发后FLT3突变转阳率、二次缓解率(CR2)、无病生存(DFS)、总生存(OS)、FLT3检测结果、染色体核型、疾病分型之间的相关性。统计学软件应用SPSS13.0。[结果]1.两组复发后FLT3突变转阳率:FLT3+组复发后,FLT3突变阳性率为91.7%(11/12)。FLT3-组复发后,FLT3突变阳性率为27.3%(3/11);3例FLT3突变转为阳性患者中,2例患者经化疗后未缓解,2月内死亡。1例患者经化疗后获第二次完全缓解(CR2),到随访截止日期时仍无病生存。2.两组二次缓解率:FLT3+组:复发后只有1例患者再次获得完全缓解,二次缓解率为8.3%(1/12),该患者是1例初诊时FLT3-TKD+者,经化疗后再次完全缓解,目前仍生存。FLT3-组:复发后有3例患者再次缓解,二次缓解率为27.2%(3/11)。FLT3-组具有二次缓解率高的趋势,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261)。3.两组DFS:FLT3+组中位DFS5(2-34)月,FLT3-组中位DFS5(3-19)月;两组DFS无统计学意义(P=0.857)。FLT3+组患者再进一步细分,FLT3-ITD+/TKD+患者1例。其中初诊FLT3-ITD+组:8例患者,平均DFS5.8月,初诊FLT3-TKD+组:3例患者,平均DFS19.7月。初诊时FLT3-ITD+组与初诊时FLT3-TKD+组比较,前者的平均DFS更短,但由于病例数太少,未进行统计学分析。4.两组OS:FLT3+组中位OS12.5(7-35)月,FLT3-组中位OS15(6-40)月;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434)。其中初诊FLT3-ITD+组:8例患者,平均OS12.4月;初诊FLT3-TKD+组:3例患者,平均OS25.7月。初诊时FLT3-ITD+组比初诊时FLT3-TKD+组的平均OS更短,但病例数太少,未进行统计学分析。5.两组患者中:染色体核型正常者居多,疾病分型中AML-M5b居多。但与AML患者的DFS、OS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初诊FLT3+的AML患者复发后大部分患者会出现FLT3突变转为阳性,初诊时FLT3-患者复发后会有部分患者FLT3突变转为阳性,FLT3突变具有不稳定性。具有FLT3突变的AML患者,复发率极高,完全缓解后尽快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是首选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