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格氏乳球菌(L.garvieae)最初从乳房炎牛乳中分离后有学者认为该菌可引起奶牛乳房炎,但关于奶牛乳房炎性格氏乳球菌的研究较少,它的感染机理尚不清楚。为了解格氏乳球菌对奶牛乳腺潜在的致病性,本文通过细菌形态学、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试验对一株乳源格氏乳球菌进行了鉴定;通过筛查3个主要溶血素基因、4个主要粘附素基因以及对109份乳房炎奶样和95份正常奶样中格氏乳球菌的PCR检测,分析该菌潜在的致病性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166072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格氏乳球菌(L.garvieae)最初从乳房炎牛乳中分离后有学者认为该菌可引起奶牛乳房炎,但关于奶牛乳房炎性格氏乳球菌的研究较少,它的感染机理尚不清楚。为了解格氏乳球菌对奶牛乳腺潜在的致病性,本文通过细菌形态学、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试验对一株乳源格氏乳球菌进行了鉴定;通过筛查3个主要溶血素基因、4个主要粘附素基因以及对109份乳房炎奶样和95份正常奶样中格氏乳球菌的PCR检测,分析该菌潜在的致病性;通过药敏试验进行了分离株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为革兰氏染色阳性、球状菌;采用16Sr RNA基因和dna A特异性基因引物分别扩增出一条DNA片段,大小分别为134bp和156bp,其大小与预计相符;NCBI基因库核苷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本文分离株16Sr RNA基因和dna A特异性基因与Gen Bank中已发表的同种细菌同种基因的同源性分别达到100%和97.42%,确定本文分离的菌株为格氏乳球菌;分离株共检出7个潜在的毒力基因,分别为Hemolysin 1、Hemolysin 2、Hemolysin 3、Adhesin Pav、Adhesin Psa A、Adhesin cluster 1、Adhesin cluster 2,在血琼脂上出现β溶血现象;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克林霉素耐药,对万古霉素、妥布霉素、苯唑西林、林可霉素、诺氟沙星、多粘菌素B中等敏感,对头孢唑啉、环丙沙星、庆大霉素、氧氟沙星、卡那霉素、青霉素、链霉素最敏感;乳房炎奶样共检出17份格氏乳球菌PCR检测阳性样品,检出率为16%,正常乳样共检出6份阳性样品,检出率为6%,乳房炎奶样的检出率高于正常奶样。本文研究结果为乳源格氏乳球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和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化肥做为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农作物增产起着重要作用,在农业生产活动中被大量使用。由于人类追求作物生产,盲目过量的使用化肥,带来一系列农业污染问题,为我国绿色农业发展敲响警钟。生物炭是将农作物秸秆和林业废料经过高温无氧炭化制成的一种养分丰富、疏松多孔的物质,对土壤结构具有改善作用,同时还可以有效吸附养分。将生物炭与化肥颗粒有效结合制备成为生物炭基肥料,既可以利用生物炭特性改良土壤质量,也可以弥
本研究以干旱、半干旱区常见水土保持植物种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北沙柳(Salix psammophila)、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为研究对象,采用TY8000伺服控制强力机,研究轴向循环荷载对1-5mm根径范围内4种植物直根、含侧根分支处根段抗拉特性的影响,以期充实植物根系固土力学机制,
近百年来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均产生了深远影响,植被的生长与分布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是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植被与降水、气温变化间的响应是当前科学界的重要研究内容,但多数研究仅是定性的响应,定量的响应关系研究较少,西北内陆河流域更是如此。西北内陆河流域地域广阔、涵盖气候类型较多、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气候变化、植被变化的研究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揭示研究区气候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气候条件和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从而形成了敏感的环境脆弱生态区,多年来致力于通过植物措施,对破损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因植物根系在土体中交叉、纠缠且与土体相互作用,对土体形成类似“加筋”和“固锚”作用,以此来提高土体抵抗外界的各种侵蚀力,成为植物固土能力的主要表现。本文以内蒙古半干旱区3种典型的水土保持植物: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沙棘(Hipp
近年来,随着通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5G时代的到来,我国网民数量也不断增加,这使得网络规模逐渐增大,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网络管理需求。但由于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移动带宽的速率也在不断地增快,网络流量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这也导致了网络资源分配的均匀性下降,网络中时常出现拥塞或过载等现象。因此对于网络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准确的预测,可以有效地对网络进行管理及维护,提高网络的综合性能,在网络安全中也发
动物皮组织富含胶原纤维,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及生物活性。骆驼皮具有皮张大、产量多且油脂含量低于猪皮和牛皮的特点,可作为胶原蛋白的优质来源。为充分利用原材料,提高骆驼产品附加值,本研究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骆驼皮胶原蛋白,确定最优工艺,并对常规酶法提取的胶原蛋白(PSC)和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的胶原蛋白(UPSC)的结构及性质进行对比分析。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骆驼皮基本营养成分:经预处理后骆驼皮的水分
新疆自然发酵酸牛乳风味独特,蕴藏着丰富的乳酸菌资源,是当地少数民族习惯制作并饮用的自然发酵乳制品。然而,自然发酵乳制品在开放环境发酵而成,质量较不稳定,安全性难以保证,将其制作工艺统一化、标准化来实现工业化生产十分重要,但若将自然发酵乳制品脱离原始发酵环境进行生产,能否保留其特有微生物组成和品质,还需要足够的研究支持,因此研究自然发酵酸牛乳在实验室连续发酵期间的乳酸菌菌群结构动态变化,对自然发酵乳
过度放牧及不合理开发利用是导致草原植被矮小且多样性降低、土壤贫瘠化与干燥化、微生物减少与功能退化、河谷湿地萎缩与沼泽化、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对草原坡面降雨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极其显著。本研究选择位于我国北方的典型半干旱草原型内陆河流域——锡林河流域为研究区,研究对象选择天然放牧的草场,通过运用野外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选用围封、放牧、裸地三种坡面处理方式,设置多种降雨强度-坡度-植被盖度组合情景
乳制品是新疆地区游牧民族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食,其制作过程离不开乳酸菌的发酵,对新疆地区乳制品中乳酸菌多样性的研究,为乳酸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本研究基于Pacbio SMRT测序技术和乳酸菌特异性引物,对采集自新疆地区的93份乳制品中乳酸菌的菌群结构进行解析,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新疆地区乳制品中乳酸菌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从整体来看,新疆地区乳制品中乳酸菌的优势菌种为Lactobac
蒙古马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马品种之一,是我国优秀的马种资源。具有耐寒耐旱、耐粗饲、适应能力强等特征。此外,马匹关节和肌腱的解剖学、生理学以及损伤性质与人类高度相似,因此马是用于研究软骨损伤或退化细胞疗法的传统动物模型之一。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是将特定的转录因子导入体细胞重编程而获得的类似胚胎干细胞的一类细胞。iPSCs可以来源于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