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研究人垂体ACTH瘤和异位ACTH综合征肿瘤细胞上血管加压素受体V2和V3的表达及功能。2.观察小鼠垂体ACTH瘤细胞株AtT-20细胞上血管加压素受体V2和V3的表达。3.研究V2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对小鼠AtT-20细胞分泌ACTH功能的影响,探索V2受体拮抗剂对ACTH分泌性肿瘤可能的治疗作用。[方法]1.入选50例垂体ACTH瘤和2例异位ACTH综合征患者,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其术后病理切片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染色,观察ACTH分泌性肿瘤上V2和V3受体的表达情况。2.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入选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与肿瘤细胞上V2和V3受体表达之间的关系。3.对其中12例曾行BIPSS+DDAVP试验的患者,采用多光谱切片流式细胞分析系统对其免疫组化染色切片上V2、V3受体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合BIPSS+DDAVP试验的结果,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4.体外培养小鼠垂体ACTH瘤细胞株AtT-20,采用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AtT-20细胞上血管加压素受体V2和V3的表达情况。5.观察2nM、20nM和200nM三种不同浓度的去氨加压素对小鼠AtT-20细胞分泌ACTH的作用。6.给予小鼠AtT-20细胞100M、1μM10μM三种不同浓度的V2受体拮抗剂托伐普坦干预,观察托伐普坦对AtT-20细胞分泌ACTH功能的影响。[结果]1.50例垂体ACTH瘤上有血管加压素受体V2和V3的表达,其阳性率分别为62%和76%;V2受体的阳性率高于V2受体。2.2例异位ACTH瘤上V3受体染色皆为阳性,V2受体染色其中1例为阳性,另1例为阴性。3.V2受体染色阴性组和阳性组的患者水肿的表现不同;V3受体染色阴性组和阳性组的患者紫纹的表现不同。两组患者其余的临床相关指标无显著性差异。4. BIPSS+DDAVP试验中,中枢及肿瘤优势侧ACTH升高的倍数与V3受体无关,而与V2受体的染色强度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686和0.675,有统计学差异;外周ACTH升高的倍数与V2、V3受体的表达情况无关。5. Real-time PCR检测到体外培养的小鼠垂体ACTH瘤细胞株AtT-20中有血管加压素V2和V2受体mRNA的表达。6.去氨加压素药物干预实验观察到,2nM和20nnM浓度的去氨加压素作用2h后能明显刺激小鼠AtT-20细胞分泌ACTH;干预4h后这种刺激作用已经逐渐减弱了。7.托伐普坦药物干预实验观察到,1μM、10μM浓度的托伐普坦能够不同程度的拮抗去氨加压素刺激ACTH分泌的作用,并且随着托伐普坦浓度的升高,其拮抗作用也逐渐增强;而100nM浓度的托伐普坦不能拮抗去氨加压素的刺激作用。[结论]1.人垂体ACTH瘤和异位ACTH瘤上有血管加压素受体V2和V3的表达,V3受体表达的阳性率高于V2受体。2.去氨加压素通过肿瘤细胞上表达的V2和V3受体调节ACTH的分泌,V2受体在其中可能发挥着更主要的作用。3.小鼠AtT-20细胞中也有血管加压素受体V2和V3的表达,去氨加压素能通过V2和V3受体刺激AtT-20细胞分泌ACTH。4.V2受体选择性拮抗剂托伐普坦能够拮抗去氨加压素对AtT-20细胞分泌ACTH的刺激作用。5.库欣综合征未来的药物治疗中托伐普坦可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和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