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日两国史书中“高丽乐”的研究——以6-10世纪的音乐交流为中心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朝鲜半岛、中国、日本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从未间断过。其文化交流的特点为交流历史长,交流范围广,涉及到饮食、文学、宗教、艺术、建筑、服饰等各个方面,其中也包括音乐交流。历史文献是记载交流情况的最有利最真实的资料。 朝鲜半岛和日本古代文化主要都是受到了古代中国文化的影响,这种相似性是它们之间进行交流的基础。而在它们与中国的不断交流的过程中,将接受到的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本土化之后,创造了带有其特色的民族文化。在接受过程中,中国这一强势文化对朝鲜半岛和日本的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文化交流又是双向的,中国的优秀文化对其他两个国家的同时,中国的文化也会受到其他两个国家文化的影响。因此,本人认为研究文化交流过程中,研究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影响固然重要,研究弱势文化对强势文化的影响也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拟以“高丽乐”为媒介,以音乐交流为切入点,通过对中国、日本两国史书中关于朝鲜半岛的音乐即“高丽乐”的详细记载的梳理和分析,希望能从中记载方式的不同,分析出中日两个民族在记载同一事物时所展现出来的不同的民族性格,以及朝鲜半岛在中日两国交流过程中所起到的桥梁作用。 本论文的第一部分,主要是论述了6-10世纪朝鲜半岛、中国、日本的文化交流情况以及音乐交流方面的情况。 第二部分,主要是通过对日本的词典和中国一些诗人的诗,以及日本的古典文学作品中“高丽乐”的梳理,从词汇学的角度论述“高丽乐”词义以及演变过程,并详细介绍“高丽乐”。之后,从文献学的角度,对以朝鲜半岛、中国、日本三个国家的史书中的“高丽乐”进行详细梳理。 第三部分,通过前两部分对“高丽乐”的解释及相关史料的记载,对中日两个不同民族在记录同一事物时,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性格进行论述。同时,提出弱势文化虽然受到了强势文化的影响,反过来弱势文化对强势文化的影响也是不可磨灭的观点。 最后,笔者将简明扼要地对整篇论文进行总结。
其他文献
衔接是语篇的重要语言特征之一,是话语分析或篇章语言学研究的核心。自从韩礼德和哈桑于1976年首次提出衔接理论,长期以来围绕这一理论展开了许多研究,研究者们发现英汉语篇衔接
期刊
目的掌握蚌埠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动态水平,为放射工作场所的安全防护以及职业人员的健康监护提供依据。方法于2004~2007年以蚌埠市放射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热
本文主要论述了利用BERT的眼图对抖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利用不同的仪器对抖动问题进行测量的优缺点.
展览时间:2015年4月22日—4月29日开幕时间:2015年4月23日,上午10:00展览地点:日本福冈亚洲美术馆(日本福冈县福冈市博多区下川端町3-1福冈亚洲美术馆8F)主办单位:南京品映社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EFTB)抗扰度试验作为电磁兼容试验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有20年的历史,期间,试验人员从脉冲群试验冲获得了许多经验,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的地方,尤其是
乔伊斯·卡洛尔·欧茨是当代美国文坛上一位成就卓著的多产作家。直至今天她笔耕不止,创作了大量的长短篇小说,对诗歌、戏剧和文学评论等也有涉及,被誉为当代世界文坛上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