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农民个体上访的社会学研究——以浦东新区H镇个体上访为例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as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上海农村城市化为背景,聚焦一起典型的个体农民上访案例,区别于先前研究集中于农民集体上访形式、以比较偏远和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中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引入了生存理性、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三个层次的分析概念,分析农民在不同资源与结构制约下的行动选择与策略运用。与以往研究侧重对政府行动逻辑的探讨不同,本文侧重展现农民作为一个理性行动者,在现有规则与资源下,进行利益表达的方式与过程。以农民为主位,体现对农民的关注。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首先,对于单个农民而言,自己利益诉求的表达,是要受外界的环境与制度结构约束。理性的农民必须将生存理性作为自己的首选理性,必须在满足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然后再考虑自己的发展。因此,对自身利益表达行动的实施与否也有个权衡客观资源与结构环境的前提条件。 其次,随着民主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既有社会机构变迁的背景下,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农村城市化的大背景下,个体农民因利益受损而上访,对于个体农民而言,是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的行为。 第三,在国家民主化和社会力量增长的进程中,单个上访农民在行动过程中,会根据对自己行动结果的评估,实现从经济理性选择到社会理性选择(对公平的追求)的转变。这实际也意味着,社会制度等结构性因素的变革,能够促使个体农民从生存理性到经济理性、社会理性行为的转变。 第四,资源和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体上访农民目标达成与否以及目标达成的程度,因此,对于单个上访农民而言,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的选择并不一定能得到所期望的结果。因此,对于理性的农民而言,他们在利益表达的过程中就会创造并使用各种资源,也将灵活寻找各种制度空间,以期有助于自身利益表达的实现。
其他文献
工业化、城市化造成大量的土地被征用,房屋遭到拆迁。在长三角地区的一些农村,虽然农民以非农职业为生,农业收入不再是农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是由于地方政府在征地拆迁过
研究目的:  当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压力空前加大,中国政府已经制定2030年的减排行动目标。人口城乡格局发生巨大质变、家庭户小型化与户数增长趋势明显、中产阶级崛起推动居民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关键阶段。主要是两大转型:一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转型,另一个则是从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时代的转型。从世界历史的视角来
单位社区是指建国后我国城市在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位制度的基础上,依工作组织和工作关系所建立起的一种高度依附于工作单位,且具有全方位福利和高度认同感的单位居民生活共同体
学位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新一轮的产业重组让移动、联通、电信这三大通讯运营商实力和规模更加接近,中国联通公司要想在这新一轮的重组改制过程中立足并取得先机,就必须努力扩大知名度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宗教是一种与特定的时代相联系、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和丰富内涵的社会性的精神现象和文他现象。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思想领域呈现出日益复杂的多元化特征。当前,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