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桂枝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为中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9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4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入组时在性别、年龄、体重、病程、基本病情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均给予200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推荐的心衰基础治疗方案,治疗组在此基础治疗上加用桂枝养心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4周后观察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学积分、NYHA心功能分级、BNP、超声心动图(LVEDD、LVESD、LVEF)及心率变异性(SDNN、SDANN、RMSSD、PNN50)的变化及安全性指标(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从而判定其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学积分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疗效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认为治疗组症状总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单项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分别在心悸、气短、疲乏无力、胸闷、浮肿、少尿等症状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困难、肺部啰音等症状改善方面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总改善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3%,两组疗效经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后BNP水平均有下降趋势,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治疗后LVESD、LVEDD均有下降趋势,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VEF均有增高的趋势,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治疗后SDNN、SDANN、RMSSD、PNN50都有升高的趋势,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中SDNN、SDANN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RMSSD、PNN50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养心胶囊可以通过益气养血活血、助阳化气改善心衰患者的症状,降低BNP水平、提高左室射血分数,从而改善心功能;通过平调阴阳改善心衰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其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实验研究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