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甜白酒风味构成剖析及工艺控制技术的初步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ping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酒作为中国传统酒类饮品,具有的独特香气口感受到广大消费者欢迎。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饮食结构不断提升优化,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市场环境下,新型风格白酒不断出现。本文针对绵甜白酒的风味构成特征及相关工艺控制技术进行初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首先从专业感官品评角度出发,从18个白酒感官描述形容词中筛选出醇和、绵长、陈香、丰满、协调、醇甜、回甜、和润、甘爽、甜净这10个能贴切描述绵甜的感官描述词;采用感官剖面分析方法建立绵甜白酒感官风味剖面图,发现典型绵甜白酒具有醇和、陈香、醇甜、甘爽、甜净的感官内涵特征;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建立绵甜感官一致性评价方法,根据产品感官一致率判定其绵甜程度,当一致率高于80%时,该白酒具有典型的绵甜感官特征,且稳定性好,在70%~80%时,该白酒具备绵甜感官特征,但稳定性不好,低于70%时,该白酒不具备绵甜感官。(2)按绵甜感官一致性评价方法对13款不同风格白酒样品进行评价,确定了其中6款具有典型性绵甜感官,4款不具有绵甜感官,3款具有不稳定的绵甜感官;分析其风味成分构成差异发现,在绵甜白酒中乳酸乙酯、乳酸含量相对较高,其乳己比在1.2~1.5之间、乙乳比在1.0以下、酸酯比在0.6左右、醇酯比在0.15~0.20之间,在非绵甜白酒中,乙酸乙酯、乙酸含量占比较高,异丁醇含量相对较高;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建立白酒绵甜感官指数,发现乳己比和酸酯比在一定范围内对白酒的绵甜感官具有正向作用,而乙己比和醇酯比具有负面作用。(3)针对不同品种高粱和不同粮食配比分别进行酿酒实验,首先采用5个在营养成分组成不同的高粱进行酿酒实验,其中(3)号高粱酿酒效果最佳,(1)、(5)号高粱酿酒效果最差,分析其营养成分组成差异发现(3)号高粱中支链淀粉、蛋白质和单宁含量均高于(1)、(5)号高粱,分别为95.63%、11.73%、2.82%;改变五粮工艺白酒中玉米含量比例,发现玉米在10%~15%含量范围内风味和感官品评表现最佳。(4)针对不同品质大曲和高温大曲用量分别进行酿酒实验,首先采用7个质量不一,性能具有一定差异的中温大曲进行酿酒实验,其中(3)、(4)、(7)号大曲酿酒效果最佳,(5)、(6)号大曲酿酒效果最差,分析其性能差异发现(3)、(4)、(7)号大曲液化力>0.5 U,糖化力>900 U,均高于(5)、(6)号大曲;在中温大曲中混入一定比例的高温大曲,发现在添加一定含量的高温大曲后对提升白酒绵甜感官和整体风味具有一定效果,添加比例不宜超过25%。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肾移植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肺部感染发生在肾移植术后3个月以内6例,术后4~6
目的分析siRNA靶向抑制GHR对结直肠恶性肿瘤SW480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结直肠恶性肿瘤SW480细胞进行培养,将代数生长期的细胞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siRNA靶向抑制组)10株,对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及程度等不同情况,加以全面考虑。归纳起来有药物治疗、中医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现将其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教学实验中用NaI(Tl)单晶能谱仪测量γ射线强度与能量的关系,即γ能谱图,但不能测到康普顿效应中反冲电子的密度分布,本文介绍利用该仪器测定反冲电子密度分布,并与光子-电子的刚性小球作
以刘克哲编《物理学》一书的修订过程,阐述理科非物理专业物理现代化建设问题,详细介绍了教材内容和体系现代化的具体做法。
利用噪声统计特性及局部均值分解算法(local mean decomposition,LMD)在信号分解过程中的自适应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LMD的自适应滤噪算法。该算法完全由数据驱动,可对信号自
摘 要: 推进现代学徒制,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这也是学术界高度关注的时代命题。在分析研究国内外现代学徒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代学徒制实践困境:缺乏有体系的良性构造环境;企业缺乏参与的积极性等。对此提出了构建良好的沟通及管理制度,建立多方承认的考评制度,企业、学校共同参与开发特色化课程等策略。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介绍用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替代水银计和水银温度计,使新的Clement-Desormes实验装置可更明显地观察分析热力学现象,并使测得的气体绝热指数数值较为准确。
目的 探讨妊娠中晚期妇女甲状腺功能改变及自身抗体筛查的重要性.方法 纳入进行产前检查的妊娠期妇女2 056例,分为甲状腺疾病高风险组232例以及低风险组1 824例,再将232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