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作家自传中的自我想象与重塑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boywang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传作为传记文学中的特殊一类,其叙述重点就是传主自我本身,因而自传是展现自我最好的方式之一。在公开发表和出版的现代作家自传中,作家们就是想通过这样一种文本来向读者大众展现自己想要表现出的模样,因此不可避免地在自传作品中对自我形象进行想象和重塑。本论文分为前言、正文以及结语三大部分。前言部分主要是对本篇论文研究对象的界定以及阐释“现代作家自传自我想象重塑”这个命题的研究价值意义。本篇论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国现代作家在1917-1949年之间公开写作和发表的正式的自传作品,通过分析当前现代作家自传的研究状况,提出“自我想象与重塑”这一命题,把握已有研究对该写作现象的了解和批评深度,以期能找到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之处,从而表明本篇论文的研究价值意义。正文分成三个章节。第一章从身份的自我认同和生平的自我叙述分析了现代作家自传想象重塑传主自我的方式。作家写作自传表现自我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明确自己的身份,其在自传文本中表现出丰富的身份种类和多样的认同方法;而身份的认同又决定了作家对自我生平的叙述,作家往往会通过过往经历材料的选择进行主观叙述,而所选择的材料内容又大都偏向于传主的童年经历。第二章从客观和主观两大方面探讨了现代作家自传想象和重塑自我的缘由。客观原因中有来自外部生存环境的影响,作家写自传受到自然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综合影响;也有来自文本叙述过程中对作家记忆的制约,自传写作过程其实也是叙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家受到了记忆的限制,对过往经历存在想象的可能,未必与事实真实完全一致。主观原因主要是分析来自于作家自身的因素,又可以分成三点,分别是“自传整体预设”、“自我情感抒怀”、“传统观念限制”,作家往往为了阐明自身的某种理念,预先设定好自传中的自我形象,有的作家为了宣泄内心情感喜欢渲染个人私生活,相反有些作家受到传统隐讳原则的影响,不愿透露个人隐私。第三章论说现代作家自传想象重塑自我的意义体现在两个层面,一个是对于自传作家的意义,凸显了作家的自我意识,体现了自传作者主体存在的价值;另一个是对于自传作品的意义,作家在自传文本中想象重塑传主形象不仅强化了自传作品的文学性,还为作家其他文艺创作提供了研究价值。结语部分,作者再次肯定了现代作家自传中想象重塑自我这一文学现象所具有的意义:将自传的历史真实与文学想象相结合。但又同时指出这样的写作很容易使自传陷入真实度不强或主体性不够的两厢尴尬局面,可以说这是自传写作最大的难度,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其他文献
张承志是当代中国反思精神非常突出的作家之一,他的创作继承了“五四”新文学以来的民间传统。在他的创作思想中,“民间”是一个重要的精神维度,他所有对美的表达、对社会现实的
鲁迅笔下的儿童形象是其艺术形象的有机部分,构成鲁迅作品题材的完整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儿童是鲁迅作品的底色。这些儿童形象背后隐含着作者的爱与憎,爱憎之间的纠葛,造就了鲁
清代女学大盛,女诗人人数众多,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共收录了历代有著作成集的妇女四千二百余人,其中明末之前共三百六十一人,而清代则有三千八百多人。顾太清能在清代女作家
万维网(World Wide Web,又称全球网)的出现标志着信息时代又一场变革的来临,人们开始真正的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交流。世界也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地球村。作为编织万维网的重要
总结《甲乙经》中腹部腧穴的针刺深浅规律:任脉脐下腧穴的针刺深度大于脐上,其中建里、神阙和石关比较特殊;任脉腧穴的针刺深度最深,胃经腧穴最浅;肾经和胃经腧穴在脐上下的
以两届授课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中一届作为对照组,对其采用传统LBL教学法,另一届作为实验组,对其采用基于案例PBL结合LBL教学法,同时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课堂随机考核的方式评价
洛阳历来为士大夫之渊薮,更是北宋的学术和文化中心。本文以南渡时期籍贯为洛阳的士大夫为研究对象,考察南渡前后,洛阳士大夫的群像和群体境遇,以及洛阳文化在洛阳士大夫身上
“自然”是一个极具民族特色的范畴。其内涵相当之丰富。在“自然”观念的影响下,中国的文学、艺术、哲学都呈现出一种本民族的独特色彩。在哲学上,最早论述“自然”的是老子。
结构拓扑优化是一种根据约束、载荷及优化目标而寻求结构材料最佳分配的优化方法,优化过程可以大大改善结构的性能或节省材料,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工程中追求的目标之一。研
戏剧拥有直接作用于人心灵的力量,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目前国内话剧创作中鲜有教育题材的优秀作品,难于直观形象的借助戏剧本身发挥其育人价值。原创